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2 选题背景与研究设计 | 第10-20页 |
2.1 城市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1.1 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层面的城市传播 | 第10页 |
2.1.2 从媒介视角展开的城市传播研究 | 第10-11页 |
2.1.3 城市传播研究的新路径——城市形象传播 | 第11-12页 |
2.1.4 对城市传播相关文献的小结 | 第12-13页 |
2.2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2.2.1 我国城市的对外传播意义重大 | 第13页 |
2.2.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 第13-14页 |
2.2.3 自媒体中城市传播数据挖掘与分析的价值 | 第14-15页 |
2.3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15-16页 |
2.4 研究问题 | 第16-17页 |
2.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7页 |
2.6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7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3 传播用户特征挖掘与分析 | 第20-30页 |
3.1 传播者的地理位置分析 | 第20-23页 |
3.2 传播者类型及影响力分析 | 第23-27页 |
3.2.1 基于粉丝数的分析 | 第24-25页 |
3.2.2 基于推文数、粉丝数、关注数的综合分析 | 第25-27页 |
3.3 对影响力大的传播者类型的抽样分析 | 第27-30页 |
4 五大中心城市传播内容的挖掘与分析 | 第30-48页 |
4.1 传播内容的类型 | 第34页 |
4.2 对政治内容的传播 | 第34-35页 |
4.3 对经济内容的传播 | 第35-38页 |
4.3.1 上海 | 第35-36页 |
4.3.2 北京 | 第36页 |
4.3.3 广州 | 第36-37页 |
4.3.4 天津 | 第37页 |
4.3.5 重庆 | 第37-38页 |
4.4 对社会内容的传播 | 第38-40页 |
4.4.1 北京 | 第38页 |
4.4.2 上海 | 第38-39页 |
4.4.3 广州 | 第39页 |
4.4.4 重庆 | 第39-40页 |
4.5 对文化娱乐内容的传播 | 第40-44页 |
4.5.1 对明星相关内容的传播 | 第41-42页 |
4.5.2 对体育事件的传播 | 第42页 |
4.5.3 对旅游相关内容的传播 | 第42-44页 |
4.6 对与生态内容的传播 | 第44-45页 |
4.7 不同类型用户传播内容的差异性 | 第45-48页 |
5 对用户情感倾向的挖掘与分析 | 第48-54页 |
5.1 全部样本的挖掘与分析 | 第48-49页 |
5.2 分类样本的挖掘与分析 | 第49-50页 |
5.3 传播者在传播中显示正面情感倾向的领域 | 第50-52页 |
5.3.1 文化娱乐领域 | 第50-51页 |
5.3.2 城市风貌领域 | 第51-52页 |
5.3.3 经济领域 | 第52页 |
5.4 传播者在传播中较为客观中立的领域 | 第52-53页 |
5.5 传播者在传播中显示负面情感倾向的领域 | 第53-54页 |
6 讨论与结论 | 第54-60页 |
6.1 与传播者有关的讨论与结论 | 第54-55页 |
6.2 与传播内容有关的讨论与结论 | 第55-56页 |
6.3 与用户情感倾向有关的讨论与结论 | 第56-58页 |
6.4 对传播者、传播内容及用户情感倾向的综合分析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86页 |
附表一:五大中心城市关键词及词频统计 | 第66-74页 |
附表二:五大中心城市在Twitter中的情感倾向 | 第74-80页 |
附表三:五大中心城市城市形象传播者国家来源 | 第80-8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