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8页 |
缩略语表 | 第8-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1.1 乙烯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 | 第17-20页 |
1.1.1 乙烯 | 第17页 |
1.1.2 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7-18页 |
1.1.3 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 第18-19页 |
1.1.3.1 ACC合成酶(ACS) | 第18-19页 |
1.1.3.2 ACC氧化酶(ACO) | 第19页 |
1.1.4 乙烯合成的转录调控 | 第19-20页 |
1.2 乙烯信号转导 | 第20-24页 |
1.2.1 乙烯信号转导元件 | 第20-24页 |
1.2.1.1 ETR | 第20-21页 |
1.2.1.2 CTR1 | 第21页 |
1.2.1.3 EIN2 | 第21页 |
1.2.1.4 EN3/EIL | 第21-22页 |
1.2.1.5 ERF | 第22-23页 |
1.2.1.6 乙烯信号转导其他元件 | 第23-24页 |
1.2.2 乙烯信号转导与乙烯合成 | 第24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4-2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4-2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2.1 实验材料的采集、处理与测定 | 第26-28页 |
2.1.1 番茄材料 | 第26页 |
2.1.2 相关指标测定 | 第26-28页 |
2.1.2.1 色差测定 | 第26-27页 |
2.1.2.2 乙烯释放量测定 | 第27页 |
2.1.2.3 硬度测定 | 第27页 |
2.1.2.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2.2 基因全长及启动子的克隆 | 第28-30页 |
2.2.1 序列提取 | 第28页 |
2.2.2 总RNA的提取及cDNA合成 | 第28页 |
2.2.3 全长基因的克隆 | 第28-29页 |
2.2.4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9页 |
2.2.5 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29-30页 |
2.3 基因表达 | 第30-32页 |
2.3.1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第30页 |
2.3.2 实时定量PCR引物设计 | 第30-32页 |
2.3.3 实时定量PCR | 第32页 |
2.4 基因互作 | 第32页 |
2.5 统计分析与作图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番茄果实中SlEIL与SlACS及SlACO的协同表达 | 第33-40页 |
3.1 番茄果实成熟进程中的主要生理指标变化 | 第33-34页 |
3.2 SlACO和SlACS在番茄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 | 第34-35页 |
3.3 番茄果实成熟进程中的SlACS和SlACO表达 | 第35-37页 |
3.4 番茄果实成熟进程中的SlEIL表达 | 第37-38页 |
3.5 讨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转反义SlEIL基因番茄中的乙烯合成 | 第40-46页 |
4.1 转反义SlEIL基因番茄的乙烯合成 | 第40-42页 |
4.2 转反义SlEIL基因番茄实生苗中的基因表达分析 | 第42-45页 |
4.2.1 转反义SlEIL基因番茄实生苗中的SlEIL表达分析 | 第42-43页 |
4.2.2 转反义SlEIL基因番茄实生苗中的SlACS表达分析 | 第43-44页 |
4.2.3 转反义SlEIL基因番茄实生苗中的SlACO表达分析 | 第44-45页 |
4.3 讨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SlEIL与SlACS和SlACO互作分析 | 第46-49页 |
5.1 番茄SlACS和SlACO的启动子序列克隆与分析 | 第46-47页 |
5.2 SlEIL与SlACS和SlACO互作 | 第47-48页 |
5.3 讨论 | 第48-49页 |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 第49-52页 |
6.1 小结 | 第49-51页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