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操作系统论文

基于SOC的实时操作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第一节 HDTV解码芯片和实时操作系统第9-12页
        1.1.1 HDTV信源集成解码芯片第10页
        1.1.2 HDTV信源集成解码芯片对RTOS的要求第10-12页
    第二节 实时操作系统概述第12-15页
        1.2.1 实时操作系统第12-13页
        1.2.2 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组成第13-15页
    第三节 SOC的RTOS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第15-19页
        1.3.1 系统集成芯片的特点第15页
        1.3.2 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第15-17页
        1.3.3 RTOS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原理第17-19页
    第四节 RTOS研究现状及其评价指标第19-23页
        1.4.1 典型的RTOS介绍第19-21页
        1.4.2 RTOS的评价指标第21-23页
    第五节 本文的内容安排和主要研究成果第23-25页
第二章 SOC中的RTOS的任务管理第25-39页
    第一节 任务调度算法第25-29页
        2.1.1 非抢占式调度和抢占式调度第25-26页
        2.1.2 其它分类第26-27页
        2.1.3 基于抢占的循环调度算法第27页
        2.1.4 期限调度第27-28页
        2.1.5 速率单调调度第28-29页
    第二节 IOTA的任务管理第29-33页
        2.2.1 Iota的状态及任务管理的原语第29-30页
        2.2.2 Iota的实现模型第30-31页
        2.2.3 Iota中的优先级翻转和继承第31-33页
    第三节 任务间同步和通信第33-36页
        2.3.1 Iota的自旋锁:硬件的支持第33-34页
        2.3.2 Iota的信号量和消息传递:软件实现第34-36页
    第四节 中断和系统调用第36-38页
        2.4.1 Virgo异常处理模型第36-37页
        2.4.2 Iota中断处理的实现第37页
        2.4.3 Iota系统调用的实现第37-38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HDTV信源解码芯片中的任务调度第39-58页
    第一节 解码芯片涉及的协议分析第39-46页
        3.1.1 ATSC协议和MPEG-2标准第39-40页
        3.1.2 MPEG-2协议第40-44页
        3.2.3 音频AC-3解码第44-46页
    第二节 RTOS调度的任务第46-51页
        3.2.1 信源解码芯片的组成与工作流程第46-47页
        3.2.2 RTOS负责调度的任务第47-51页
    第三节 HDTV解码芯片的调度算法第51-57页
        3.3.1 调度算法的描述第51-53页
        3.3.2 调度算法的实现第53-55页
        3.3.3 试验分析和结论第55-57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SOC中RTOS的存储管理第58-73页
    第一节 IOTA的存储管理原理第58-62页
        4.1.1 Iota存储管理的特性第58页
        4.1.2 虚拟存储管理第58-60页
        4.1.3 实时系统存储管理第60-62页
    第二节 IOTA的存储保护和共享第62-66页
        4.2.1 Iota存储空间的分配第62-63页
        4.2.2 Iota存储保护的实现第63-64页
        4.2.3 Iota存储共享的实现第64-65页
        4.2.4 存储保护对性能影响第65-66页
    第三节 IOTA的堆管理第66-68页
        4.3.1 Iota堆管理原理第67-68页
        4.3.2 Iota堆管理的服务原语第68页
    第四节 HDTV信源解码芯片的存储管理第68-72页
        4.4.1 解码芯片SDRAM的管理第68-69页
        4.4.2 缓存所对应的TLB表项管理第69-72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SOC中RTOS的I/O和文件系统第73-84页
    第一节 SOC中操作系统的I/O管理第73-75页
        5.1.1 介绍第73-75页
    第二节 IOTA中的I/O管理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第75-79页
        5.2.1 Iota的I/O管理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第75-76页
        5.2.2 固定时间片的总线调度策略第76-77页
        5.2.3 参数估计和系统仿真第77-79页
    第三节 面向设备的文件系统第79-83页
        5.3.1 文件系统的设计目标第79-80页
        5.3.2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第80-81页
        5.3.3 面向设备的文件系统的主要数据结构第81-82页
        5.3.4 面向设备的文件系统的主要服务原语第82-83页
    第四节 本章小节第83-84页
第六章 操作系统和SOC软硬件协同验证第84-96页
    第一节 软硬件协同验证平台第84-88页
        6.1.1 几种系统仿真方法第84-86页
        6.1.2 SOC软硬件协同仿真平台第86-88页
    第二节 指令集仿真器CROSS-PLATFORM的设计与实现第88-91页
        6.2.1 介绍第88-89页
        6.2.2 Cross-Platform的实现第89-90页
        6.2.3 结论第90-91页
    第三节 RTOS在软硬件协同验证的作用第91-95页
        6.3.1 介绍第91-92页
        6.3.2 基于平台的高层验证环境及实现原理第92-94页
        6.3.3 实例研究第94页
        6.3.4 结论第94-95页
    第四节 本章小节第95-96页
全文总结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2页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风险价值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
下一篇:MPEG-2/MPEG-4视频流转码及编码器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