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康复训练器主从控制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康复训练器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 2. 康复训练器系统总体控制方案设计 | 第17-29页 |
| 2.1 康复系统功能需求 | 第17-19页 |
| 2.1.1 气动式康复训练器 | 第17-18页 |
| 2.1.2 康复系统功能需求 | 第18-19页 |
| 2.2 人机控制系统结构 | 第19-22页 |
| 2.2.1 训练器的主从控制系统 | 第19-21页 |
| 2.2.2 训练器的气路结构 | 第21-22页 |
| 2.3 气动压力控制策略 | 第22-26页 |
| 2.3.1 PWM阀驱动技术 | 第22-24页 |
| 2.3.2 PID控制技术 | 第24-25页 |
| 2.3.3 运动阶段控制策略 | 第25-26页 |
| 2.4 人机控制系统研究基础 | 第26-28页 |
| 2.4.1 嵌入式控制系统 | 第26-27页 |
| 2.4.2 人机交互系统平台 | 第27-28页 |
| 2.4.3 远程监护管理系统 | 第28页 |
| 2.5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 3. 康复训练器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 | 第29-42页 |
| 3.1 主控制器模块 | 第29-30页 |
| 3.1.1 主控制器最小系统 | 第29-30页 |
| 3.1.2 主控制程序设计 | 第30页 |
| 3.2 高频电磁驱动模块 | 第30-31页 |
| 3.2.1 高频电磁阀控制电路 | 第30-31页 |
| 3.2.2 控制器的程序实现 | 第31页 |
| 3.3 运动心率检测模块 | 第31-33页 |
| 3.3.1 运动心率检测电路 | 第31-32页 |
| 3.3.2 运动心率检测程序 | 第32-33页 |
| 3.4 运动载荷检测模块 | 第33-35页 |
| 3.4.1 运动载荷检测电路 | 第33-34页 |
| 3.4.2 运动载荷采集程序 | 第34页 |
| 3.4.3 运动载荷的标定 | 第34-35页 |
| 3.5 关节运动角度采集模块 | 第35-36页 |
| 3.5.1 运动角度采集电路 | 第35-36页 |
| 3.5.2 运动角度采集程序 | 第36页 |
| 3.6 数据通信模块 | 第36-37页 |
| 3.6.1 通信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 3.6.2 通信程序设计 | 第37页 |
| 3.7 USB-Bootloader模块 | 第37-39页 |
| 3.7.1 Bootloader的基本理论 | 第37-38页 |
| 3.7.2 Usb-bootloader硬件设计 | 第38页 |
| 3.7.3 Usb-Bootloader程序设计 | 第38-39页 |
| 3.8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9-40页 |
| 3.9 PCB设计实现 | 第40-41页 |
| 3.10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 4. 康复训练器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第42-58页 |
| 4.1 安卓操作系统 | 第42-43页 |
| 4.1.1 安卓系统架构 | 第42-43页 |
| 4.1.2 安卓开发的一般理论 | 第43页 |
| 4.2 人机交互系统开发环境与工程 | 第43-47页 |
| 4.2.1 开发环境搭建 | 第43-44页 |
| 4.2.2 ArtHealth项目工程 | 第44页 |
| 4.2.3 人机软件系统架构 | 第44-46页 |
| 4.2.4 软件总体流程 | 第46-47页 |
| 4.3 人机交互系统界面设计 | 第47-50页 |
| 4.3.1 系统界面布局设计 | 第47-49页 |
| 4.3.2 控件监听功能实现 | 第49-50页 |
| 4.4 关键业务单元的功能实现 | 第50-53页 |
| 4.4.1 多线程编程实现 | 第50页 |
| 4.4.2 图形绘制类的实现 | 第50-53页 |
| 4.4.3 数据持久化实现 | 第53页 |
| 4.5 数据协议与通信技术 | 第53-56页 |
| 4.5.1 通信协议与解析 | 第53-55页 |
| 4.5.2 串口通信的实现 | 第55页 |
| 4.5.3 网络通信的实现 | 第55-56页 |
| 4.6 本章小节 | 第56-58页 |
| 5. 康复训练器远程监护管理系统设计 | 第58-65页 |
| 5.1 软件主体结构 | 第58-59页 |
| 5.2 信息管理模块 | 第59-61页 |
| 5.2.1 数据库接口设计 | 第59-60页 |
| 5.2.2 信息表结构设计 | 第60-61页 |
| 5.3 处方下达模块 | 第61页 |
| 5.4 远程监测模块 | 第61-64页 |
| 5.4.1 运动参数曲线监测 | 第61-62页 |
| 5.4.2 运动状态三维监测 | 第62-64页 |
| 5.5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6.1 总结 | 第65-66页 |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