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时间针灸的源流及其理论形成的相关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13-44页 |
1.中国古代时间针灸源流 | 第13-39页 |
1.1 理论萌芽时期(先秦、秦汉、魏晋、隋唐时期) | 第13-21页 |
1.2 理论形成与发展时期(宋、金、元、明时期) | 第21-38页 |
1.3 发展停滞时期(清代) | 第38-39页 |
2 时间针灸理论形成的相关文化影响因素 | 第39-43页 |
2.1 农耕文化孕育下的天人相应思想 | 第39-42页 |
2.2“以时为正,天下随时”的宇宙观 | 第42-43页 |
2.3 圜道观思想 | 第43页 |
2.4 象术易学理论 | 第43页 |
3 小结:中国传统文化对时间针灸产生、发展的影响 | 第43-44页 |
第二章 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的研究、应用状况及其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4页 |
1 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的研究、应用状况 | 第44-51页 |
1.1 理论研究 | 第45-48页 |
1.2 临床研究 | 第48-49页 |
1.3 实验研究 | 第49-50页 |
1.4 研究评述 | 第50-51页 |
2 相关文化影响因素 | 第51-53页 |
3 小结:新文化对时间针灸发展的影响 | 第53-54页 |
第三章 时间针灸在现代法国的变化——法国记忆针灸的产生与发展 | 第54-61页 |
1 法国记忆针灸的产生和发展 | 第54-57页 |
2 法国记忆针灸病例举隅 | 第57-58页 |
2.1 创伤时穴运用 | 第57页 |
2.2 出生时穴运用 | 第57页 |
2.3 孕育时穴运用 | 第57-58页 |
2.4 祖先记忆时穴运用 | 第58页 |
3 记忆针灸产生的相关文化因素 | 第58-61页 |
3.1 法国居民的“中国印象” | 第59-60页 |
3.2 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 第60-61页 |
4 小结:后现代主义文化对时间针灸发展、变化的影响 | 第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文献综述 | 第69-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