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2.1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现状 | 第16-17页 |
2.2 食品安全规制公众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2.2.1 国内外食品安全规制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2.2 国内外食品安全规制评价的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2.3 国内外顾客满意度测评政府规制的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3 食品安全规制公众满意度的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3.1 食品安全规制公众满意度的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3.1.1 食品安全政府规制 | 第22页 |
3.1.2 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绩效评价 | 第22页 |
3.1.3 公众满意度 | 第22-24页 |
3.2 食品安全规制公众满意度测评的基础理论 | 第24-26页 |
3.2.1 政府规制理论 | 第24-25页 |
3.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5页 |
3.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5-26页 |
3.3 建立公众满意度模型的方法论 | 第26-30页 |
3.3.1 结构方程理论 | 第26-27页 |
3.3.2 PLS建模方法 | 第27-30页 |
3.4 模型指数的计算 | 第30-31页 |
4 中外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比较研究 | 第31-37页 |
4.1 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SCSB) | 第31-32页 |
4.2 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 | 第32-33页 |
4.3 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ECSI) | 第33-34页 |
4.4 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CCSI) | 第34-35页 |
4.5 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差异比较 | 第35-36页 |
4.6 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理论启示 | 第36-37页 |
5 食品安全规制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 | 第37-45页 |
5.1 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设计流程 | 第37页 |
5.2 食品安全规制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变量设定 | 第37-38页 |
5.3 模型中潜变量的基本假设 | 第38-40页 |
5.4 模型中各潜变量定义 | 第40-41页 |
5.5 食品安全规制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指标体系 | 第41-43页 |
5.6 食品安全规制满意度模型路径图和方程式的建立 | 第43-45页 |
6 食品安全规制公众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 第45-59页 |
6.1 满意度指数实证的研究思路 | 第45页 |
6.2 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基本分析 | 第45-46页 |
6.3 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描述性统计 | 第46-48页 |
6.4 食品安全规制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评价 | 第48-50页 |
6.4.1 信度检验 | 第48页 |
6.4.2 效度检验 | 第48-50页 |
6.5 模型路径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6.6 食品安全规制公众满意度指数分析 | 第54-59页 |
6.6.1 山东省总体食品安全规制满意度指数 | 第55-56页 |
6.6.2 山东省东中西部食品安全规制满意度指数对比分析 | 第56-59页 |
7 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优化分析 | 第59-65页 |
7.1 四分图模型原理 | 第59-60页 |
7.2 公众满意度模型各潜变量的优化分析 | 第60-62页 |
7.3 公众满意度模型各显变量的矩阵分析 | 第62-65页 |
8 总结 | 第65-68页 |
8.1 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8.2 研究不足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