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类比在中学生生物学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性研究--以眼球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研究背景第15-20页
    1.1 类比迁移凸显“为迁移而教”的重要教育议题第15页
    1.2 类比教学利于落实新课改跨学科知识建构的要求第15-16页
    1.3 类比过程体现新课改倡导的理性思维方法第16-17页
    1.4 类比教学法构成教师PCK第17页
    1.5 类比影响个体概念转变第17页
    1.6 我国的类比研究第17-19页
    1.7 研究方向的确定第19-20页
2 文献综述第20-30页
    2.1 类比的实质/本质第20页
    2.2 类比的范围边界第20-22页
        2.2.1 类比、比喻和隐喻第20-21页
        2.2.2 类比与模型第21-22页
        2.2.3 类比与实例第22页
    2.3 类比的相关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研究第22-30页
        2.3.1 GMAT类比教学模式第22-23页
        2.3.2 TWA类比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第23-26页
        2.3.3 FAR类比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第26-28页
        2.3.4 类比与 5E教学模式第28-30页
3 研究设计第30-45页
    3.1 针对核心问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设计第30-33页
    3.2 问题拆分与方法细化第33-36页
        3.2.1 拆分核心问题第33-34页
        3.2.2 细化研究方法第34-36页
    3.3 具体问题的研究思路设计第36-45页
        3.3.1 类比作用的研究思路第36-38页
        3.3.2 类比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路第38-41页
        3.3.3 类比教学设计的研究思路第41-43页
        3.3.4 类比作用检测的研究思路第43-45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5-106页
    4.1 类比的作用第45-52页
        4.1.1 记忆第47页
        4.1.2 理解第47-49页
        4.1.3 高阶思维能力第49-50页
        4.1.4 学习动机第50-51页
        4.1.5 类比作用总结第51-52页
    4.2 类比的结构模型第52-64页
        4.2.1 类比的三结构论第52-57页
        4.2.2 类比的四结构论第57-59页
        4.2.3 类比的五结构论第59-60页
        4.2.4 最终模型呈现结果第60-61页
        4.2.5 类比结构模型在研究中的应用第61-64页
    4.3 影响类比的因素第64-75页
        4.3.1 目标概念第64-67页
        4.3.2 类似物第67-70页
        4.3.3 目标概念与类似物之间的关系第70-71页
        4.3.4 总结影响类比作用的情境因素第71-72页
        4.3.5 情境因素在研究中的应用说明第72-74页
        4.3.6 影响类比发挥作用的主体因素第74-75页
    4.4 类比教学设计第75-98页
        4.4.1 教学目的分析第75-76页
        4.4.2 学生起点分析第76-80页
        4.4.3 教学内容分析第80-84页
        4.4.4 表现性目标设计第84-85页
        4.4.5 开发标准参照测验第85-87页
        4.4.6 开发学习材料与学习活动第87-91页
        4.4.7 教案设计第91-98页
        4.4.8 教学实施与评价第98页
    4.5 准实验研究结果第98-106页
        4.5.1 概念理解与记忆测试题检测结果第98-103页
        4.5.2 类比推理能力问卷检测结果第103-106页
5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106-112页
    5.1 主要结论第106-110页
        5.1.1 类比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第106-107页
        5.1.2 影响类比发挥作用的因素第107页
        5.1.3 类比结构模型的开发第107-108页
        5.1.4 类比参与教学设计的形式第108-109页
        5.1.5 检测类比作用的方法第109页
        5.1.6 类比在科学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性第109-110页
    5.2 启发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10-112页
        5.2.1 有关眼球类比教学的反思、启发与进一步研究建议第110页
        5.2.2 有关类比结构模型研究的启发与进一步研究建议第110-111页
        5.2.3 有关类比与前科学概念初次结合的启发与进一步研究建议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8页
附录第118-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基于3S技术的日喀则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