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课题的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0-11页 |
1.5.2 行动研究法 | 第11页 |
1.5.3 教育实验研究法 | 第11-13页 |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2.1 任务 | 第13页 |
2.2 驱动 | 第13页 |
2.3 教学模式 | 第13-14页 |
2.4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 第14-18页 |
2.4.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定义 | 第14页 |
2.4.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14-15页 |
2.4.3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 第15-16页 |
2.4.4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势 | 第16-17页 |
2.4.5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评价 | 第17-18页 |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的实践 | 第18-40页 |
3.1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 | 第18-28页 |
3.1.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设计 | 第18-22页 |
3.1.2“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设计 | 第22-26页 |
3.1.3“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学设计 | 第26-28页 |
3.2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第28-37页 |
3.2.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教学过程实录 | 第29-32页 |
3.2.2“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过程实录 | 第32-35页 |
3.2.3“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过程实录 | 第35-37页 |
3.3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 第37-40页 |
3.3.1 实践后成绩比较 | 第37-38页 |
3.3.2 访谈记录 | 第38-40页 |
4 结论 | 第40-41页 |
4.1 本研究的结论 | 第40页 |
4.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附录:9班与20班生物测验成绩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