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保护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第一节 建立证人保护制度的必要性第8-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第二章 刑事证人的概念及其分类第11-15页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的概念第11-12页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证人的分类第12-13页
        一、非出庭证人与出庭证人第12页
        二、控方证人和辩方证人第12页
        三、一般证人和专家证人第12-13页
        四、间接证人和直接证人第13页
    第三节 特殊的刑事证人第13-15页
        一、未成年证人第13页
        二、警察证人第13-14页
        三、污点证人第14-15页
第三章 证人保护制度的理论渊源及价值第15-22页
    第一节 证人保护制度的理论渊源第15-17页
        一、责任说第15页
        二、福利说第15-16页
        三、公共援助说第16页
        四、被期待说第16页
        五、平衡说第16-17页
        六、预防说第17页
    第二节 建立证人保护制度的价值分析第17-22页
        一、证人保护对证人的价值第17-18页
        二、证人保护对刑事诉讼程序正当性的价值第18-19页
        三、证人保护对实现刑事诉讼程序功能的价值第19-20页
        四、刑事证人保护的社会价值第20-22页
第四章 域外证人保护制度研究第22-30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研究第22-26页
        一、英国证人保护制度研究第22-24页
        二、美国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研究第24-26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第26-28页
    第三节 域外的证人保护制度综合分析第28-30页
第五章 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现状、不足及成因第30-38页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现状第30-32页
        一、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立法现状第30-31页
        二、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实施现状第31-32页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缺陷第32-33页
    第四节 缺陷的成因第33-38页
        一、国家本位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第33-34页
        二、程序正义观念淡薄第34-36页
        三、群众路线对立法的影响第36-38页
第六章 构建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设想第38-45页
    第一节 证人保护制度的适用范围第38-40页
        一、证人保护制度适用对象的选择第38-39页
        二、证人保护制度适用客体的选择第39页
        三、如何界定“与证人关系密切的人”第39-40页
    第二节 证人保护的主体第40-41页
    第三节 证人保护的措施第41-43页
        一、制定预防性保护措施第41-42页
        二、进一步完善证人救济性措施第42-43页
        三、确认证人的拒证权第43页
    第四节 证人保护的标准——建立证人风险评估体系第43-45页
        一、证人风险评估主体第43页
        二、证人风险评估内容第43-44页
        三、证人风险评估的程序第44页
        四、证人风险评估的适用范围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注释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别除权行使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信用卡交易中持卡人抗辩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