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3页 |
1.2.1 锈蚀钢筋形貌研究 | 第10页 |
1.2.2 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 | 第10-12页 |
1.2.3 锈蚀钢筋拉伸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锈蚀钢筋表观形貌的测试方法及其有效性与分析 | 第14-36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样品 | 第14-15页 |
2.3 钢筋形貌的测试 | 第15-25页 |
2.3.1 称重方法测量锈蚀钢筋的锈蚀率 | 第15-16页 |
2.3.2 采用游标卡尺测试 | 第16-17页 |
2.3.3 排水法 | 第17-19页 |
2.3.4 3D扫描法 | 第19-22页 |
2.3.5 XCT方法 | 第22-25页 |
2.4 通过MATLAB对锈蚀钢筋其余形貌参数的测试 | 第25-34页 |
2.4.1 锈蚀钢筋的形心计算 | 第25-28页 |
2.4.2 锈蚀钢筋截面锈蚀深度 | 第28-30页 |
2.4.3 锈蚀钢筋截面惯性矩分布 | 第30-33页 |
2.4.4 基于 3D的重构特征参数标识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基于 3D扫描的锈蚀钢筋形貌特征分析 | 第36-64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锈蚀钢筋获取方式 | 第36-42页 |
3.2.1 直接通电锈蚀的裸钢筋 | 第36-39页 |
3.2.2 混凝土中的锈蚀钢筋 | 第39-41页 |
3.2.3 通电时间控制 | 第41页 |
3.2.4 锈蚀钢筋取出 | 第41-42页 |
3.3 锈蚀钢筋形貌测试结果 | 第42-46页 |
3.3.1 锈蚀钢筋试件编号与质量锈蚀率 | 第42-45页 |
3.3.2 基于 3D扫描与锈蚀钢筋形貌特征 | 第45-46页 |
3.4 锈蚀钢筋形貌特征量分析 | 第46-62页 |
3.4.1 锈蚀钢筋形貌基本特征量信息 | 第46-49页 |
3.4.2 特征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9-59页 |
3.4.3 锈蚀钢筋剩余截面积概率分布的假设检验 | 第59-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锈蚀钢筋拉伸本构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64-78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锈蚀钢筋拉伸试验 | 第64-66页 |
4.2.1 拉伸仪器 | 第64页 |
4.2.2 拉伸试件 | 第64-65页 |
4.2.3 拉伸试验过程及观察 | 第65-66页 |
4.3 锈蚀对钢筋拉伸本构的影响 | 第66-77页 |
4.3.1 不同质量锈蚀率下的本构曲线 | 第66-68页 |
4.3.2 锈蚀钢筋本构特征指标与质量锈蚀率 | 第68-70页 |
4.3.3 锈蚀钢筋本构特征与最小截面积的关系 | 第70-72页 |
4.3.4 锈蚀钢筋阶段断裂位置分析 | 第72-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基于 3D数据的锈蚀钢筋本构数值模拟 | 第78-87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开槽试件拉伸试验与有限元建模 | 第78-82页 |
5.2.1 拉伸试验 | 第78-79页 |
5.2.2 基于 3D扫描数据的开槽试件本构数值模拟前处理 | 第79-81页 |
5.2.3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81-82页 |
5.3 锈蚀钢筋试件有限元建模 | 第82-86页 |
5.3.1 试样 | 第83页 |
5.3.2 锈蚀钢筋样品有限元模拟拉伸 | 第83-84页 |
5.3.3 锈蚀钢筋样品有限元模拟拉伸结果及分析 | 第84-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结论 | 第87-88页 |
6.2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