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咸丰县旅游空间组织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33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6-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咸丰县旅游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 第33-52页 |
3.1 研究区域简介 | 第33-35页 |
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35-38页 |
3.3 咸丰县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 第38-43页 |
3.4 咸丰县旅游交通空间分析 | 第43-49页 |
3.5 咸丰县旅游流空间分析 | 第49-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咸丰县旅游空间场能作用分析 | 第52-65页 |
4.1 旅游场分析模型的构建 | 第52-55页 |
4.2 咸丰县旅游资源吸引力度量 | 第55-58页 |
4.3 咸丰县旅游交通可达性测度 | 第58-60页 |
4.4 咸丰县旅游场辐射结果研究 | 第60-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咸丰县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组织 | 第65-75页 |
5.1 咸丰县旅游资源空间的优化组织 | 第65-68页 |
5.2 咸丰县旅游交通空间的优化组织 | 第68-71页 |
5.3 咸丰县旅游配套设施的优化组织 | 第71-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75-76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附录1. 旅游资源调查表 | 第86-89页 |
附录2. 旅游资源吸引力指数测算表 | 第89-93页 |
附录3. 问卷调查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