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益智节目《我知道》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1-21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1页 |
第一章 中国电视益智节目变迁轨迹 | 第21-33页 |
第一节 中国电视益智节目发展之路 | 第21-28页 |
一、从封闭到开放:重在宣教的电视知识竞赛 | 第21-24页 |
二、从刻板到亲民:寓教于乐的成熟类型节目 | 第24-26页 |
三、从巅峰到谷底:克隆模仿的同质化竞争 | 第26-28页 |
第二节 中国电视益智节目的特征 | 第28-33页 |
一、贯穿始终的知识传播 | 第29页 |
二、营造浓厚的娱乐氛围 | 第29-30页 |
三、注重参与的互动体验 | 第30-31页 |
四、追逐胜利的竞争需求 | 第31-32页 |
五、寻求刺激的博彩心理 | 第32-33页 |
第二章 《我知道》的诞生语境及传播背景 | 第33-42页 |
第一节 社会语境:大众传播中的现实隐忧 | 第33-35页 |
一、消费主义盛行下传统文化式微 | 第33-34页 |
二、泛娱乐化热潮中人文精神的消解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行业背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 | 第35-39页 |
一、“文化强国”战略指明发展方向 | 第36-37页 |
二、“限娱令”提供行业契机 | 第37页 |
三、“媒介融合”催生跨界转型 | 第37-39页 |
第三节 报纸栏目:“小强填字”奠定基础 | 第39-42页 |
第三章 《我知道》的传播理念与叙事策略 | 第42-57页 |
第一节 《我知道》的传播理念:重建中文魅力 | 第42-45页 |
一、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 第43-44页 |
二、打造中文知识题库的核心竞争力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我知道》的叙事模式:构建故事的艺术 | 第45-49页 |
一、“功能说”稳定的人物角色 | 第46-47页 |
二、“竞赛——仪式”隐喻的公共意义 | 第47-49页 |
第三节 《我知道》的叙事话语:组织叙事的艺术 | 第49-57页 |
一、多维度的叙事者 | 第49-52页 |
二、电视里的叙事时间 | 第52-54页 |
三、对立共存的叙事代码 | 第54-57页 |
第四章 《我知道》的创新 | 第57-64页 |
第一节 《我知道》的内容生产创新 | 第57-59页 |
一、多重赛制组合,增加戏剧元素 | 第57-58页 |
二、话题导师,增加PK亮点 | 第58-59页 |
第二节 《我知道》的营销推广创新 | 第59-64页 |
一、立足传统媒体,建立全媒体推广渠道 | 第59-61页 |
二、数据化分析,实现精准受众定位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