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钢筋—槽钢区域约束混凝土柱的往复荷载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第8-9页
        1.1.2 自然灾害频发,防震减灾势在必行第9页
    1.2 关于约束混凝土的说明第9-16页
        1.2.1 约束混凝土的概念第9-10页
        1.2.2 约束混凝土的分类及约束机理第10-12页
        1.2.3 约束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关于区域约束混凝土的说明第16-20页
        1.3.1 关于传统约束混凝土柱及对其改良概况的说明第16-17页
        1.3.2 区域约束混凝土的概念提出及约束机理第17-19页
        1.3.3 区域约束混凝土构件的科研概况及工程使用状况第19-20页
    1.4 钢筋-槽钢区域约束混凝土的提出和约束机理第20-21页
        1.4.1 钢筋-槽钢区域约束混凝土概念的提出第20页
        1.4.2 钢筋-槽钢区域约束混凝土柱的约束机理第20-21页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第21-23页
        1.5.1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1-22页
        1.5.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钢筋-槽钢区域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基础第23-33页
    2.1 概述第23-24页
    2.2 区域约束混凝土的理论基础第24-29页
        2.2.1 区域约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第24-26页
        2.2.2 区域约束混凝土柱箍筋的作用分析第26-28页
        2.2.3 区域约束混凝土柱角部应力分布对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分析第28页
        2.2.4 区域约束混凝土柱受拉裂缝分析第28-29页
    2.3 区域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分析第29-32页
        2.3.1 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分析第29-30页
        2.3.2 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分析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钢筋-槽钢区域约束混凝土柱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第33-55页
    3.1 试件目的第33页
    3.2 试件设计及制作第33-36页
        3.2.1 试件尺寸设计第33-35页
        3.2.2 应变片布置第35页
        3.2.3 试件现场制作第35-36页
    3.3 试验方法第36-39页
        3.3.1 加载装置第36-37页
        3.3.2 加载制度第37-38页
        3.3.3 数据采集第38-39页
    3.4 试件材料特性第39-40页
    3.5 试验现象及初步分析第40-51页
        3.5.1 试件SRCC-1第40-43页
        3.5.2 试件SRCC-2第43-46页
        3.5.3 试件SRCC-3第46-47页
        3.5.4 试件SRCC-4第47-49页
        3.5.5 试件SRCC-5第49-51页
    3.6 试件破坏形态对比第51-54页
    3.7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钢筋-槽钢区域约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第55-72页
    4.1 试件滞回曲线对比第55-60页
        4.1.1 试件的滞回曲线分析第56-58页
        4.1.2 箍筋间距为 70mm试件的滞回曲线对比第58-59页
        4.1.3 轴压比 1.3 作用下试件的滞回曲线对比第59-60页
    4.2 试件骨架曲线对比第60-63页
        4.2.1 试件的骨架曲线分析第60-62页
        4.2.2 箍筋间距为 70mm试件的骨架曲线对比第62页
        4.2.3 轴压比 1.3 作用下试件的骨架曲线对比第62-63页
    4.3 试件变形能力及承载力第63-66页
        4.3.1 延性系数第63-64页
        4.3.2 层间位移角第64-65页
        4.3.3 水平承载力第65-66页
    4.4 试件刚度退化特性第66-68页
    4.5 试件耗能能力第68-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ABAQUS中有限元模型验证第72-98页
    5.1 概述第72页
    5.2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CDP模型)理论第72-77页
        5.2.1 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第73-74页
        5.2.2 屈服条件第74页
        5.2.3 流动法则第74页
        5.2.4 损伤与刚度退化第74-77页
    5.3 ABAQUS中钢筋-槽钢区域约束混凝土柱模型建立第77-87页
        5.3.1 CDP模型中混凝土的应力应变输入第77-80页
        5.3.2 CDP模型中混凝土的损伤因子确定及输入第80-83页
        5.3.3 混凝土其他相关参数第83-84页
        5.3.4 钢材的材料属性第84-85页
        5.3.5 单元类型与构件装配第85-86页
        5.3.6 网格划分第86-87页
        5.3.7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87页
        5.3.8 分析步设置与非线性方程求解第87页
    5.4 ABAQUS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第87-96页
        5.4.1 试件受力性能第87-93页
        5.4.2 滞回曲线对比分析第93-94页
        5.4.3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第94-96页
        5.4.4 水平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第96页
    5.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98-102页
    6.1 主要结论第98-100页
    6.2 研究展望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附录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06-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锰铈复合氧化物用于NO催化氧化的研究
下一篇:铋剂毒性的动物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