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快速城镇化进程下城乡空间加速重构 | 第11页 |
1.1.2 农地制度变迁助推乡村空间转型重构 | 第11-12页 |
1.1.3 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推动乡村居住全面转型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2-13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 基本概念内涵和研究区域概况 | 第15-18页 |
1.4.1 基本概念内涵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分析框架 | 第18-31页 |
2.1 新型乡村集中社区研究的理论进展 | 第18-25页 |
2.1.1 新型乡村集中社区建设背景 | 第18-19页 |
2.1.2 新型乡村集中社区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2.1.3 新型乡村集中社区建设的微观机制 | 第20-22页 |
2.1.4 乡村集中居住对“三农”的影响评估 | 第22-25页 |
2.2 各地新型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 | 第25-28页 |
2.2.1 重庆“地票交易”模式 | 第25-26页 |
2.2.2 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 | 第26页 |
2.2.3 成都“拆院并院”模式 | 第26-27页 |
2.2.4 嘉兴“两分两换”模式 | 第27-28页 |
2.3 相关研究简评及分析框架建构 | 第28-31页 |
2.3.1 相关研究简评 | 第28-29页 |
2.3.2 分析框架建构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集居空间尺度比较 | 第31-38页 |
3.1 浏河镇:村内、跨村和城镇集居 | 第31-34页 |
3.1.1 村内集居 | 第31-32页 |
3.1.2 跨村集居 | 第32-33页 |
3.1.3 城镇集居 | 第33-34页 |
3.2 石集乡:村庄布点集居和城镇集居 | 第34-36页 |
3.2.1 村庄布点集居 | 第34-35页 |
3.2.2 城镇集居 | 第35-36页 |
3.3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土地流转路径比较 | 第38-47页 |
4.1 浏河镇:不同主体主导 | 第38-42页 |
4.1.1 内部整合:村内土地整合与转用 | 第38-39页 |
4.1.2 跨界整理:村镇联合整理与共用 | 第39-41页 |
4.1.3 政府征用:城乡空间统筹与发展 | 第41-42页 |
4.2 石集乡:政府主导 | 第42-45页 |
4.2.1 乡内转用:资源调配与空间集聚 | 第43-44页 |
4.2.2 跨区交易:制度创新与利益共享 | 第44-45页 |
4.3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资金筹措方式比较 | 第47-56页 |
5.1 浏河镇:多种筹措方式 | 第47-51页 |
5.1.1 农民——集体筹措 | 第47-48页 |
5.1.2 农民——集体——政府筹措 | 第48-50页 |
5.1.3 政府筹措 | 第50-51页 |
5.2 石集乡:政府——企业——农民三方筹措 | 第51-54页 |
5.2.1 政府:推动集中居住 | 第51-52页 |
5.2.2 企业:建设集中社区 | 第52-53页 |
5.2.3 农民:购买集中社区住房 | 第53-54页 |
5.3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新型乡村集中社区建设运作的共性问题与改进策略 | 第56-59页 |
6.1 共性问题 | 第56-57页 |
6.1.1 建设主体错位,农民自主性不足 | 第56页 |
6.1.2 分配机制不健全,收益分配不均 | 第56-57页 |
6.1.3 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特色消失 | 第57页 |
6.2 改进策略 | 第57-59页 |
6.2.1 转变发展思路,拓宽农民参与渠道 | 第57-58页 |
6.2.2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共享土地收益 | 第58页 |
6.2.3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留住乡村特色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 第59-61页 |
7.1 结论 | 第59-60页 |
7.1.1 集居空间尺度不等 | 第59页 |
7.1.2 土地流转路径不同 | 第59页 |
7.1.3 资金筹措方式迥异 | 第59-60页 |
7.2 创新点 | 第60页 |
7.2.1 分析方法的创新 | 第60页 |
7.2.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60页 |
7.3 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图表目录 | 第66-67页 |
附录:受访者相关信息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