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缘起第12-13页
        1.1.1 我国行政区划调整频繁,引发城市空间重构第12页
        1.1.2 撤县(市)设区受追捧,但缺乏科学的引导第12-13页
        1.1.3 城市与县(市)域行政边界成为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刚性约束第13页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第13-15页
        1.2.1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15-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研究框架第16页
    1.4 研究对象界定第16-18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第18-36页
    2.1 研究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行政区边界第18-19页
        2.1.2 空间发展第19页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9-36页
        2.2.1 城市空间发展的形态第19-21页
        2.2.2 城市空间发展的模式第21-24页
        2.2.3 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第24-30页
        2.2.4 撤县(市)设区及其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第30-35页
        2.2.5 简要总结第35-36页
第三章 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界定第36-43页
    3.1 撤县设区划界模式的选取依据第36-37页
    3.2 整建制拼合式第37-39页
    3.3 整建制包围式第39-41页
    3.4 拆分包围式第41-43页
第四章 撤县设区划界模式与城市空间发展的互动机理第43-59页
    4.1 边界效应与城市空间发展第43-49页
        4.1.1 边界基础设施对接不畅带来的空间问题第44-46页
        4.1.2 空间距离导致信息资源的对接不畅与匮乏第46-47页
        4.1.3 邻避效应造成边界污染严重,空间品质不高第47-48页
        4.1.4 边界地区监控力量薄弱第48-49页
        4.1.5 边界地区投资减少第49页
    4.2 政府权力关系变化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第49-53页
        4.2.1 资源配置权力变化(向上的集权变化)对空间的影响机制第50-52页
        4.2.2 城市型资源增多对空间的影响机制第52-53页
    4.3 不同划界模式下权力与资源的组合共同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第53-59页
        4.3.1 土地资源推动城市空间规模扩张第54-55页
        4.3.2 战略性空间资源的分割组合带来边界空间潜力第55-56页
        4.3.3 权力与政策资源影响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第56-57页
        4.3.4 资金资源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方向第57-58页
        4.3.5 其他资源与城市空间发展第58-59页
第五章 整建制拼合式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实证研究第59-66页
    5.1 撤并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向“多中心”演变第60-62页
    5.2 撤并后与原市辖区边界空间难以融合,形成一定程度虚假城市化第62-64页
    5.3 基础设施难以互融互通,空间品质提升困难第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整建制包围式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实证研究第66-73页
    6.1 城市空间调整依然受限,中心城区升级乏力第67-69页
    6.2 边界效应强化,边界空间低效浪费第69-71页
    6.3 外围空间低效扩张,空间景观品质不佳第71-72页
    6.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七章 拆分包围式模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实证研究第73-82页
    7.1 空间结构升级调整,空间与功能实现优化组合第74-76页
    7.2 空间规模迅速扩大,外围空间品质提升第76-79页
    7.3 容易形成摊大饼式的空间问题第79-81页
    7.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第82-86页
    8.1 主要结论第82-84页
        8.1.1 撤县设区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尚存不足第82页
        8.1.2 我国撤县设区一般采取三种典型的划界模式第82页
        8.1.3 撤县设区划界模式通过多个方面影响到城市空间发展演化第82-83页
        8.1.4 整建制拼合式带来城市空间结构调整、边界空间低效利用等影响第83页
        8.1.5 整建制包围式带来城市空间调整受限、外围空间低效扩张等影响第83页
        8.1.6 拆分包围式带来城市空间结构升级、规模扩张和品质提升等影响第83-84页
    8.2 创新点第84页
        8.2.1 为城市空间发展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第84页
        8.2.2 对撤县(市)设区划界模式进行总结分类第84页
    8.3 不足与展望第84-86页
        8.3.1 文章不足第84-85页
        8.3.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图表目录第92-94页
致谢第94-95页
作者简介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种新型苹果矮化砧木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下一篇:四倍体SH40苹果矮化砧特征特性及其对接穗品种生长与生理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