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偏振成像实验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目的与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红外偏振成像的应用 | 第14-15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红外偏振成像理论基础 | 第16-34页 |
2.1 偏振光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 偏振光参数表示 | 第18-21页 |
2.2.1 琼斯矩阵表示法 | 第18-19页 |
2.2.2 斯托克斯参量表示法 | 第19-21页 |
2.3 目标红外偏振特性 | 第21-27页 |
2.3.1 反射辐射偏振特性 | 第21-25页 |
2.3.2 目标自发辐射偏振特性 | 第25-27页 |
2.4 偏振成像探测方法 | 第27-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红外偏振成像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6页 |
3.1 观测角 | 第34-36页 |
3.2 表面粗糙度 | 第36-37页 |
3.3 折射率 | 第37-40页 |
3.4 波长 | 第40-41页 |
3.5 大气 | 第41-44页 |
3.6 其他因素 | 第44-45页 |
3.6.1 环境光强 | 第44页 |
3.6.2 系统辐射 | 第44-45页 |
3.7 小结 | 第45-46页 |
4. 红外偏振成像综合实验 | 第46-64页 |
4.1 实验平台 | 第46-49页 |
4.1.1 红外偏振成像实验平台 | 第46-48页 |
4.1.2 可见光偏振成像实验平台 | 第48-49页 |
4.2 图像配准、图像融合与图像评价 | 第49-53页 |
4.2.1 图像配准 | 第49-50页 |
4.2.2 图像融合 | 第50-52页 |
4.2.3 图像评价 | 第52-53页 |
4.3 可见光偏振成像实验 | 第53-59页 |
4.3.1 偏振成像目标探测实验 | 第54-56页 |
4.3.2 其他实验场景 | 第56-59页 |
4.4 红外偏振成像实验 | 第59-62页 |
4.4.1 红外偏振成像 | 第59-61页 |
4.4.2 其他场景 | 第61-62页 |
4.5 小结 | 第62-64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本文主要完成工作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