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31页 |
1.1 密码子偏爱性 | 第9页 |
1.2 原核表达体系的特点 | 第9-10页 |
1.3 原核表达体系的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1.3.1 转录水平上主要因素 | 第10-11页 |
1.3.2 翻译水平上的主要因素 | 第11-12页 |
1.4 翻译起始区TIR对原核表达体系的重要意义 | 第12-15页 |
1.4.1 翻译起始区及其自由能 | 第12页 |
1.4.2 TIR区自由能及二级结构与G+C含量的关系 | 第12-13页 |
1.4.3 密码子偏好性对于原核表达体系的重要性 | 第13-15页 |
1.5 TIR区简并密码子选择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6 D-氨基酰化酶 | 第17-29页 |
1.6.1 D-氨基酰化酶的发现 | 第17-18页 |
1.6.2 D-氨基酰化酶的来源 | 第18-21页 |
1.6.3 D-氨基酰化酶的性质 | 第21-23页 |
1.6.4 D-氨基酰化酶的应用 | 第23-28页 |
1.6.5 Alcaligenes来源的D-氨基酰化酶与D-缬氨酸 | 第28-29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1-40页 |
2.1 实验中用到的试剂 | 第31-32页 |
2.2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 | 第32-33页 |
2.3 引物的溶解 | 第33页 |
2.4 密码子的替换 | 第33页 |
2.5 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的预测 | 第33页 |
2.6 点突变 | 第33-35页 |
2.6.1 DA-PCR | 第33-34页 |
2.6.2 OE-PCR | 第34-35页 |
2.7 载体构建与测序 | 第35-39页 |
2.7.1 质粒提取 | 第35-36页 |
2.7.2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 第36页 |
2.7.3 重组载体的连接 | 第36-37页 |
2.7.4 重组载体的热激转化 | 第37-38页 |
2.7.5 阳性克隆的菌落PCR法鉴定 | 第38-39页 |
2.8 外源蛋白的表达与活性测定 | 第39-40页 |
2.8.1 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39页 |
2.8.2 D-aminoazylase的酶活力测定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3.1 同义密码子的选择 | 第40页 |
3.2 同义密码子编码的SGSA序列 | 第40-44页 |
3.3 TIR区MRNA二级结构 | 第44-46页 |
3.4 TIR区密码子选择对D-AMINOAZYLASE表达的影响 | 第46-51页 |
3.4.1 实验分组 | 第46页 |
3.4.2 TIR区密码子选择对D-aminoazylase表达的影响 | 第46-5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