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与应用 | 第12-19页 |
| ·微生物油脂的优点 | 第12-13页 |
| ·产油脂微生物的种类 | 第13-14页 |
| ·微生物油脂合成途径及其调控 | 第14-18页 |
|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研究和应用 | 第19-24页 |
|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与组成 | 第19-20页 |
|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 第20-22页 |
|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酶解 | 第22页 |
| ·木质纤维素的工业化应用 | 第22-24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4-27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7-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 ·菌种 | 第27页 |
| ·培养基 | 第27页 |
| ·主要试剂及原料 | 第2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 ·细胞培养方法 | 第28-29页 |
| ·木质纤维素成分测定方法 | 第29页 |
| ·水稻秸秆水解液制备方法 | 第29页 |
| ·生物量测定方法 | 第29页 |
| ·油脂提取和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 ·糖和抑制剂成分分析 | 第30页 |
| ·油脂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 | 第30页 |
| ·相关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摇瓶中发酵性丝孢酵母利用水稻秸秆水解液发酵产油脂的研究 | 第33-48页 |
| ·水稻秸秆的组成及其水解液组成 | 第33-34页 |
| ·水稻秸秆的组成 | 第33页 |
| ·水稻秸秆水解液组成 | 第33-34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利用水稻秸秆水解液发酵产油脂 | 第34-36页 |
| ·培养基组成对发酵性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 第36-43页 |
| ·蛋白胨浓度对发酵性丝孢酵母产油脂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无机盐浓度对发酵性丝孢酵母产油脂的影响 | 第38-43页 |
| ·培养条件对发酵性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 第43-47页 |
| ·接种量对发酵性丝孢酵母产油脂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温度对发酵性丝孢酵母产油脂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培养基初始pH对发酵性丝孢酵母产油脂的影响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发酵罐中发酵性丝孢酵母的油脂发酵及其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48-61页 |
| ·发酵罐中发酵性丝孢酵母分批发酵的研究 | 第48-53页 |
| ·发酵罐中发酵性丝孢酵母利用模拟培养基分批发酵产油脂的研究 | 第48-51页 |
| ·发酵罐中发酵性丝孢酵母利用水稻秸秆水解液发酵产油脂的研究 | 第51-53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发酵动力学模型 | 第53-59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的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 | 第54-56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的油脂合成动力学模型 | 第56-58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的糖代谢动力学模型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发酵性丝孢酵母的细胞形态和关键酶性质的研究 | 第61-69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的细胞形态变化研究 | 第61-64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在模拟培养基中的细胞形态变化 | 第61-62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在水稻秸秆水解液中的细胞形态变化 | 第62-64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的油脂合成关键酶和木糖还原酶活性变化研究 | 第64-68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的油脂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研究 | 第64-66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的木糖还原酶活性变化研究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创新 | 第70-71页 |
| 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一 色谱图 | 第76-78页 |
| 附录二 符号表 | 第78-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