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8页 |
2.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8-19页 |
2.2 社会保险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2.2.1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0页 |
2.2.3 经济自由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第20-21页 |
2.2.4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大连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3.1 大连市经济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3.1.1 经济快速发展 | 第23页 |
3.1.2 财政收入和支出能力增强 | 第23-24页 |
3.1.3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第24-26页 |
3.2 大连市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3.2.1 第一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期("老农保"时期) | 第26页 |
3.2.2 第二阶段: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时期("新农保"时期) | 第26-27页 |
3.3 大连市农村养老保险取得的经验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大连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市场调查与分析 | 第29-40页 |
4.1 调查目的与内容 | 第29-30页 |
4.1.1 调查研究目的 | 第29页 |
4.1.2 调查问卷内容及调查对象访谈 | 第29页 |
4.1.3 社保主管部门及社保经办机构访谈 | 第29-30页 |
4.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统计 | 第30页 |
4.3 调查对象自然情况 | 第30-34页 |
4.4 养老保险现状及需求调查与分析 | 第34-39页 |
4.4.1 调查对象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情况 | 第34-35页 |
4.4.2 调查对象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途径 | 第35页 |
4.4.3 调查对象的参保积极性 | 第35-36页 |
4.4.4 调查对象的参保情况 | 第36页 |
4.4.5 调查对象对新农保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 第36-37页 |
4.4.6 调查对象对财政补贴水平的满意度调查 | 第37页 |
4.4.7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情况 | 第37-38页 |
4.4.8 新农保需要完善的问题 | 第38-39页 |
4.5 社会主管部门及经办机构访谈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大连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40-45页 |
5.1 立法保障缺失 | 第40页 |
5.2 财政补贴政策不够合理 | 第40-41页 |
5.3 养老金筹资渠道狭窄,财政压力大 | 第41-42页 |
5.4 政策吸引力不足、养老保险基金收益低,监管效果差 | 第42页 |
5.5 没有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机制 | 第42-43页 |
5.6 农民主观接受程度低 | 第43-44页 |
5.7 基层单位没有独立的经办机构,协管员能力有限 | 第44-45页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第45-50页 |
6.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5页 |
6.2 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 | 第45-46页 |
6.3 拓宽社保资金来源及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 第46页 |
6.4 强化基金运营管理 | 第46-47页 |
6.5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 第47-48页 |
6.6 提高认识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 第48-49页 |
6.7 健全工作机构、完善服务、培养专业人才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