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英文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Abbreviations) | 第13-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45页 |
1 柑橘采后主要致病菌及其危害 | 第17-21页 |
1.1 柑橘采后真菌病害分类与发病特征 | 第17-18页 |
1.2 柑橘青霉病害(Penicillium Decay)症状及其危害 | 第18-20页 |
1.3 柑橘蒂腐病害(Stem End Rot)症状及其危害 | 第20页 |
1.4 柑橘黑腐病害(Black Rot)症状及其危害 | 第20页 |
1.5 其他病害(炭疽病、酸腐病、疫菌褐腐病等) | 第20-21页 |
2 柑橘采后病害主要控制措施及研究进展 | 第21-37页 |
2.1 化学杀菌剂(农药)在柑橘采后病害控制中的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2.2 物理防治技术在柑橘采后病害控制中的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2.3 化学防治技术在柑橘采后病害控制中的研究现状 | 第26-30页 |
2.4 生物防治技术在柑橘采后病害控制中的研究现状 | 第30-35页 |
2.5 抗病诱导技术在柑橘采后病害控制中的研究现状 | 第35-37页 |
3 基于生物胁迫的植物抗病诱导机制 | 第37-42页 |
3.1 植物诱导抗病概述 | 第37-39页 |
3.2 植物激素互作网络对寄主诱导抗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4 海洋红冬孢酵母研究进展 | 第42-43页 |
5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总体研究设想 | 第43-45页 |
第二章 红冬孢酵母对柑橘果实抗性的影响及规律 | 第45-63页 |
1 前言 | 第45-4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6-5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51-59页 |
3.1 不同拮抗酵母对柑橘果实采后绿霉病及果实抗病能力的影响 | 第51-56页 |
3.2 采前喷洒拮抗酵母红冬孢对柑橘采后抗病及贮藏的影响 | 第56-59页 |
4 讨论 | 第59-63页 |
第三章 红冬孢酵母对柑橘果实转录组的影响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3-88页 |
1 前言 | 第63-6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4-7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3-82页 |
3.1 Affymetrix柑橘基因芯片质控报告与数据统计 | 第73-77页 |
3.2 拮抗酵母对柑橘果皮组织差异基因变化的影响及功能分析 | 第77-79页 |
3.3 基于基因芯片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实验 | 第79-80页 |
3.4 基于基因芯片的柑橘果实代谢通路分析与关键物质含量检测 | 第80-82页 |
4 讨论 | 第82-88页 |
第四章 红冬孢酵母对柑橘果实乙烯及乙烯感受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8-107页 |
1 前言 | 第88-8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9-9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4-104页 |
3.1 外源乙烯处理、乙烯合成阻断与乙烯感应阻遏对柑橘果实抗病的影响 | 第94-95页 |
3.2 外源乙烯处理与乙烯感应阻遏对柑橘整果乙烯合成量的影响 | 第95-96页 |
3.3 乙烯受体抑制剂对拮抗酵母诱导柑橘果实抗病的影响 | 第96页 |
3.4 乙烯受体抑制剂与拮抗酵母对柑橘果实伤乙烯合成的影响 | 第96-99页 |
3.5 乙烯受体抑制剂对拮抗酵母在柑橘果实伤口中生长动态的影响 | 第99-100页 |
3.6 乙烯受体抑制剂与拮抗酵母对柑橘果实乙烯感应信号通路编码基因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3.7 乙烯受体抑制剂与拮抗酵母对柑橘果实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4 讨论 | 第104-107页 |
第五章 基于GC-MS技术的红冬孢酵母处理柑橘果实物质代谢分析 | 第107-124页 |
1 前言 | 第107-10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08-11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11-122页 |
3.1 不同微生物处理对柑橘果皮提取物GC-MS离子色谱图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3.2 不同微生物处理对柑橘果皮代谢物影响的多元可视化分析 | 第112-114页 |
3.3 不同微生物处理对柑橘果皮代谢新生物质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第114-115页 |
3.4 不同微生物处理中柑橘果皮代谢物质主成分(PCA)分析 | 第115-116页 |
3.5 R.paludigenum和P.digitatum对柑橘果皮显著差异代谢物质的影响 | 第116-119页 |
3.6 R.paludigenum和P.digitatum对柑橘果皮代谢通路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3.7 R.paludigenum和P.digitatum对磷酸转移酶系统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120-122页 |
4 讨论 | 第122-124页 |
第六章 红冬孢酵母与壳聚糖对柑橘果实抗性的对比分析试验 | 第124-140页 |
1 前言 | 第124-1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25-1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28-135页 |
3.1 壳聚糖对柑橘果实采后绿霉病害P.digitatum的影响 | 第128-130页 |
3.2 壳聚糖与R.paludigenum结合对柑橘果实采后绿霉病害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3.3 壳聚糖对指状青霉P.digitatum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131页 |
3.4 壳聚糖对海洋拮抗酵母R.paludigenum体内生长动态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3.5 壳聚糖对柑橘果实病程相关蛋白编码基因CHI与GLU的影响 | 第132-133页 |
3.6 结合处理对柑橘果实病程相关蛋白编码基因CHI与GLU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3.7 结合处理对柑橘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编码基因PAL的影响 | 第134页 |
3.8 壳聚糖采前喷洒对柑橘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 | 第134-135页 |
4 讨论 | 第135-14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4页 |
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0-142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142-143页 |
3展望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74页 |
作者简历 | 第174页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成果目录 | 第174-175页 |
博士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列表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