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第2章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概述 | 第16-20页 |
2.1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影响要素 | 第16-18页 |
2.2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概念 | 第18-20页 |
2.2.1 工程建设领域的概念 | 第18页 |
2.2.2 职务犯罪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3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 | 第19-20页 |
第3章 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现象 | 第20-30页 |
3.1 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环节表现 | 第20-21页 |
3.1.1 超规审批 | 第20页 |
3.1.2 渎职审批 | 第20-21页 |
3.1.3 “组团”批办 | 第21页 |
3.1.4 执行法定建设程序方面不严谨 | 第21页 |
3.2 工程建设项目拆迁环节表现 | 第21-22页 |
3.3 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环节表现 | 第22页 |
3.4 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发包时徇私舞弊 | 第22-23页 |
3.5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环节表现 | 第23页 |
3.5.1 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借“介绍”项目受贿 | 第23页 |
3.5.2 借助第三方设计方相关工作人员,利用选择决定权进行贿赂 | 第23页 |
3.5.3 设计方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中作梗,谋取私利 | 第23页 |
3.6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环节表现 | 第23-25页 |
3.6.1 建筑工程转包、分包层层盘剥从中获利 | 第24页 |
3.6.2 工程建设中进行违规操作、偷工减料等现象 | 第24页 |
3.6.3 建筑工程承包方、建设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行贿、受贿 | 第24-25页 |
3.6.4 现场施工监理滋生腐败 | 第25页 |
3.7 工程建设项目材料、设备采购环节表现 | 第25-26页 |
3.8 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款结算环节表现 | 第26-27页 |
3.8.1 承包商行贿后,哄抬终价,骗取工程款 | 第26页 |
3.8.2 建设方相关人员趁机索贿 | 第26页 |
3.8.3 施工单位内部人员借机“藏钱” | 第26-27页 |
3.9 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节表现 | 第27页 |
3.10 工程建设项目公用工程配套环节表现 | 第27-28页 |
3.11 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职务犯罪的共性特征表现 | 第28-30页 |
3.11.1 贿赂行为具有团体性和半公开性 | 第28页 |
3.11.2 行贿和受贿数额较大 | 第28-29页 |
3.11.3 追求犯罪安全性,隐藏性极强 | 第29页 |
3.11.4 职务犯罪具有共生性 | 第29-30页 |
第4章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成因 | 第30-37页 |
4.1 主观因素:自然人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研究 | 第30-32页 |
4.1.1 强烈欲求与满足方式的选择 | 第30-31页 |
4.1.2 品德缺陷与抑制力的缺乏 | 第31页 |
4.1.3 受某种外部因素刺激,犯罪意向萌发 | 第31页 |
4.1.4 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 | 第31-32页 |
4.1.5 “无愧于心”,理所应得心理 | 第32页 |
4.2 客观因素分析 | 第32-37页 |
4.2.1 市场竞争激烈,僧多粥少,助推“潜规则”盛行 | 第32页 |
4.2.2 法规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法律法规得不到落实 | 第32-33页 |
4.2.3 权力过于集中,配置不科学,导致暗箱操作,不利于有效管控 | 第33-34页 |
4.2.4 缺乏有效监督,制度流于形式 | 第34页 |
4.2.5 犯罪风险小、打击力不足,违法成本低 | 第34-35页 |
4.2.6 工程建设投资大、环节多、周期长,监管有难度 | 第35-37页 |
第5章 工程建筑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研究 | 第37-46页 |
5.1 改革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体制 | 第37-38页 |
5.1.1 适当减权、分权,遏制腐败蔓延,实现权力合理配置 | 第37-38页 |
5.1.2 组建负责工程管理专门机构或组织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 第38页 |
5.1.3 政府投资工程的资金,由财政部门作为专项工作,集中统一管理 | 第38页 |
5.2 完善管理制度 | 第38-41页 |
5.2.1 健全和完善招标投标制度 | 第39-40页 |
5.2.2 加强对工程建设市场的管理 | 第40-41页 |
5.3 加强行业立法 | 第41-42页 |
5.3.1 完善刑法规制 | 第41页 |
5.3.2 加强工程建设行业监管立法 | 第41-42页 |
5.4 整合检察各类职能,全面渗透到工程建设全过程 | 第42-44页 |
5.4.1 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 第42-43页 |
5.4.2 运用检察预防措施 | 第43页 |
5.4.3 遏制和惩处违纪行为 | 第43-44页 |
5.5 加强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的机制创新 | 第44-45页 |
5.6 建立社会化大格局的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体系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