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绪论 | 第5-11页 |
| 第一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 第5-8页 |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 第8-9页 |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崂山志怪小说的辑录 | 第11-17页 |
| 第一节 崂山志怪小说的界定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崂山志怪小说辑录 | 第12-14页 |
| 第三节 崂山志怪小说的发展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崂山志怪小说题材分类 | 第17-26页 |
| 第一节 道教、佛教类 | 第17-22页 |
| 第二节 鬼魂精怪类 | 第22-25页 |
| 第三节 人士生活类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崂山志怪小说文化内涵 | 第26-31页 |
| 第一节 道教文化 | 第26-28页 |
| 第二节 三教合一思想 | 第28-29页 |
| 第三节 狐仙信仰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崂山志怪小说的成因 | 第31-37页 |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环境特点 | 第31-33页 |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第33-37页 |
| 第五章 基于崂山志怪小说价值的传承与发展 | 第37-41页 |
| 第一节 崂山志怪小说的价值 | 第37-40页 |
| 第二节 新媒体下的崂山志怪小说传承与发展 | 第40-41页 |
| 结语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