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野生花卉资源的特点 | 第11-12页 |
1.1.1.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 第11页 |
1.1.2 生境多样,适应性强 | 第11-12页 |
1.1.3 形色多样,应用广泛 | 第12页 |
1.1.4 存在一些特有种 | 第12页 |
1.2 开发利用野生花卉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1 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12页 |
1.2.2 在园林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3 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 | 第13页 |
1.2.4 综合利用价值 | 第13页 |
1.3 野生花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2.1 材料 | 第18页 |
2.2 方法 | 第18-21页 |
2.2.1 3种野生地被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第18-19页 |
2.2.2 3种野生地被植物的适应性研究 | 第19-20页 |
2.2.3 3种野生花卉的园林应用评价 | 第20页 |
2.2.4 数据分析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42页 |
3.1 3种野生地被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第21-24页 |
3.1.1 不同培养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1页 |
3.1.2 不同浸种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3 不同时间酸蚀处理对蓝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2页 |
3.1.4 不同浓度KH2PO4 浸种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2-23页 |
3.1.5 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3-24页 |
3.1.6 不同浓度 6-BA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4页 |
3.2 3种野生地被植物耐旱性研究 | 第24-28页 |
3.2.1 各水分处理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 第24-25页 |
3.2.2 干旱胁迫对植株生长状态的影响 | 第25页 |
3.2.3 干旱胁迫对叶片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4 干旱胁迫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5 干旱胁迫对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3种野生地被植物耐热性研究 | 第28-31页 |
3.3.1 热胁迫对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2 热胁迫对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3 热胁迫对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3种野生地被植物耐阴性研究 | 第31-39页 |
3.4.1 遮荫对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2 遮荫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3.4.3 遮荫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4 遮荫对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37-39页 |
3.5 3种野生花卉的园林应用评价 | 第39-42页 |
3.5.1 评价内容 | 第39-40页 |
3.5.2 评价结果 | 第40-42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2-47页 |
4.1 结论 | 第42页 |
4.2 讨论 | 第42-47页 |
4.2.1 不同处理对3种野生地被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干旱胁迫对3种野生地被植物的影响 | 第43-45页 |
4.2.3 热胁迫对3种野生地被植物的影响 | 第45页 |
4.2.4 遮荫对3种野生地被植物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5 3种野生花卉的园林应用评价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