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朱德民生思想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朱德民生思想理论来源及形成历程 | 第12-13页 |
(2)朱德民生思想的研究 | 第13-15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研究方法 | 第16页 |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创新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朱德民生思想的来源与发展 | 第17-30页 |
(一)民生概念 | 第17-18页 |
1.民生概念的由来与演进 | 第17页 |
2.民生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朱德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8-26页 |
1.中国传统民生思想 | 第19-22页 |
(1)社会大同思想 | 第20页 |
(2)以民为本思想 | 第20-21页 |
(3)济贫救助思想 | 第21-22页 |
2.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 第22-24页 |
(1)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 第23-24页 |
(2)列宁的民生思想 | 第24页 |
3.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民生思想 | 第24-26页 |
(三)朱德民生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 第26-30页 |
1.朱德民生思想的形成——民主革命时期 | 第26-28页 |
2.朱德民生思想的成熟——建国后直至去世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朱德民生思想的内容 | 第30-49页 |
(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 第30-33页 |
1.大力兴修水利 | 第30-32页 |
2.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 第32-33页 |
(二)发展农业多种经营 | 第33-36页 |
1.不同地区间差异化 | 第34-35页 |
2.农林牧副渔业多样化 | 第35-36页 |
(三)统筹协调工业发展 | 第36-41页 |
1.注意发展手工业 | 第36-37页 |
2.军用工业兼顾民用 | 第37-39页 |
3.调整轻重工业次序 | 第39-41页 |
(四)注重发展商业贸易 | 第41-43页 |
1.开放自由市场 | 第41-42页 |
2.扩大对外贸易 | 第42-43页 |
(五)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 第43-45页 |
1.实行社会保障 | 第43-44页 |
2.改善民众福利 | 第44-45页 |
(六)重视家庭民生功能 | 第45-49页 |
1.解散公社食堂 | 第46-47页 |
2.恢复社员家业 | 第47-49页 |
第三章 朱德民生思想的特点及意义 | 第49-57页 |
(一)朱德民生思想的特点 | 第49-53页 |
1.群众性 | 第49-50页 |
2.务实性 | 第50-51页 |
3.发展性 | 第51-52页 |
4.系统性 | 第52-53页 |
(二)朱德民生思想的意义 | 第53-57页 |
1.有助于改善当时中国人民的民生状况 | 第53-54页 |
2.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 第54-55页 |
3.为探索中国特色民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