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3 高新技术产业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本文主要观点 | 第18-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页 |
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的现状 | 第19-26页 |
2.1 转扬为抑 | 第19-20页 |
2.2 三大未变 | 第20-21页 |
2.2.1 高新技术产品出.规模仍持续增长 | 第20-21页 |
2.2.2 出.企业仍以外资企业为主 | 第21页 |
2.2.3 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 | 第21页 |
2.3 五大优化 | 第21-26页 |
2.3.1 民营及其他企业地位提升迅速 | 第21-22页 |
2.3.2 一般贸易的比重提高近一倍 | 第22-23页 |
2.3.3 高新技术产品出.企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第23-24页 |
2.3.4 出.市场过于集中的趋势减弱 | 第24-25页 |
2.3.5 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人数增多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页 |
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竞争力分析 | 第26-33页 |
3.1 国际竞争力指标选择 | 第26-27页 |
3.2 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 | 第27-28页 |
3.3 科技创新对提高高新技术竞争力影响 | 第28-30页 |
3.3.1 相关分析 | 第28-30页 |
3.4 研发投入与出.额的回归分析 | 第30-32页 |
3.4.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 第30-31页 |
3.4.2 拟合优度检验 | 第31页 |
3.4.3 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 第31-32页 |
3.5 高新技术产品出.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33-40页 |
4.1 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新型国家转型困难 | 第33-35页 |
4.2 绿色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第35-37页 |
4.3 世界主要的国家和地区贸易回顾与展望 | 第37-38页 |
4.4 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 | 第38-39页 |
4.4.1 国际贸易需求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 第38-39页 |
4.4.2“人.红利”等外贸竞争优势减弱 | 第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的措施建议 | 第40-48页 |
5.1 对未来引进外资企业的建议对策 | 第40-41页 |
5.1.1 对外资企业的投向建议 | 第40-41页 |
5.1.2 注重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 | 第41页 |
5.2 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对策 | 第41-43页 |
5.3 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议 | 第43-44页 |
5.4 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环境 | 第44-45页 |
5.4.1 市场环境的相关对策 | 第44页 |
5.4.2 政策环境的对策 | 第44-45页 |
5.5 加大创新的投入,提高一般贸易出.额 | 第45-4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