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3-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2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现状、影响 | 第14-19页 |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 第15-17页 |
·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增多,规模呈扩大趋势,频率更快 | 第15-16页 |
·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多以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为主 | 第16页 |
·群体性事件的程度越来越激烈,对抗性增强 | 第16页 |
·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复杂多样,处置难度较大 | 第16-17页 |
·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 第17-19页 |
·挑战政府的权威性,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 第17-18页 |
·影响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 | 第18页 |
·冲击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和法治意识 | 第18-19页 |
3 转型时期下群体性事件的演化逻辑探究 | 第19-26页 |
·基本的社会背景:社会利益结构失衡,社会不满情绪曼延 | 第19-20页 |
·体制性根源:利益诉求机制的缺失,社会不满情绪无法宣泄 | 第20-23页 |
·基本发生机理:公权力发生异化,基层组织处置矛盾不当,公共安全机制失范 | 第23-25页 |
·基本心理机制:行为“合理”的心理引导 | 第25-26页 |
4 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群体性事件中发挥的功能 | 第26-28页 |
·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群体性事件中的预测功能 | 第26-27页 |
·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群体性事件中的协调功能 | 第27页 |
·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群体性事件中的导向功能 | 第27-28页 |
5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对策 | 第28-37页 |
·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与协商机制 | 第28-30页 |
·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 | 第30-31页 |
·通畅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渠道 | 第31-32页 |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机制 | 第32-33页 |
·建立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发布机制 | 第33页 |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 第33-34页 |
·建立群体性事件的应急联动机制 | 第34-35页 |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机制 | 第35-36页 |
·建立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处理机制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