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1.研究目标 | 第12页 |
2.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3.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13-15页 |
1.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城市安全社区建设概述 | 第15-20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1.社区 | 第15页 |
2.安全社区 | 第15-16页 |
(二)城市安全社区的特点 | 第16-18页 |
(三)安全社区对于我国城市社区安全的作用 | 第18-20页 |
二、我国城市安全社区建设现状 | 第20-28页 |
(一)我国城市安全社区工作的基本状况 | 第20-21页 |
1.我国城市安全工作情况 | 第20页 |
2.我国城市安全社区建设情况 | 第20-21页 |
(二)国内安全社区取得的成效 | 第21页 |
(三)我国城市社区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四)创建安全社区的必要性 | 第23-28页 |
1.现有的社区安全管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 第23-25页 |
2.作为社区安全责任主体的街道办事处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 第25-26页 |
3.创建安全社区是当前促进城市社区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 第26-28页 |
三、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街道安全社区建设的个案分析 | 第28-50页 |
(一)堤口路街道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1.区域概况 | 第28页 |
2.区域特点 | 第28-29页 |
(二)堤口路街道创建安全社区之前况 | 第29-32页 |
1.安全事故与伤害情况 | 第29页 |
2.安全事故与伤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3.事故与伤害的主要风险源 | 第31-32页 |
4.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 | 第32页 |
(三)堤口路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启动 | 第32-37页 |
1.安全社区创建的提出 | 第32页 |
2.创建安全社区的时间进度安排 | 第32-33页 |
3.安全社区的目标 | 第33-34页 |
4.安全促进项目的确定 | 第34-35页 |
5.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机构 | 第35-36页 |
6.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计划 | 第36-37页 |
(四)堤口路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实施 | 第37-47页 |
1.安全生产项目 | 第37-38页 |
2.消防安全项目 | 第38-39页 |
3.校园安全项目 | 第39-41页 |
4.居家安全项目 | 第41-43页 |
5.治安安全项目 | 第43-46页 |
6.交通安全项目 | 第46-47页 |
(五)堤口路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成效 | 第47-50页 |
四、进一步完善城市安全社区建设的对策 | 第50-56页 |
(一)加快安全社区的“本土化”趋势 | 第50-51页 |
(二)正确认识安全社区工作 | 第51页 |
(三)科学统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 第51-52页 |
(四)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 | 第52-53页 |
(五)加强安全工作队伍建设 | 第53-54页 |
(六)加强社区安全文化建设 | 第54页 |
(七)不断增强社区力量 | 第54-56页 |
五、结论 | 第56-57页 |
注释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