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想的食性与生境选择及栗子坪大熊猫育幼洞穴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1.1 大熊猫的分布与数量 | 第9-13页 |
1.2 大熊猫生境选择与觅食对策 | 第13-14页 |
1.3 大熊猫育幼洞穴研究 | 第14-15页 |
1.4 大熊猫的放归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2.1 立项背景 | 第18-19页 |
2.2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放归区域与放归个体“张想”概况 | 第21-24页 |
3.1 地理位置 | 第21-22页 |
3.2 地形、地貌 | 第22页 |
3.3 气候 | 第22页 |
3.4 水文 | 第22页 |
3.5 植被及食物资源 | 第22-23页 |
3.6 野化适应圈 | 第23页 |
3.7 放归个体―张想‖概况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张想与野生大熊猫的食性与采食策略 | 第24-33页 |
4.1 食性 | 第24-26页 |
4.2 觅食对策 | 第26-31页 |
4.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张想与野生大熊猫的生境选择比较 | 第33-37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5.2 结果 | 第34-36页 |
5.3 讨论 | 第36-37页 |
第六章 栗子坪大熊猫产仔育幼洞穴的结构特征 | 第37-42页 |
6.1 研究方法 | 第37-39页 |
6.2 结果 | 第39-41页 |
6.3 讨论 | 第41-42页 |
第七章 保护与管理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5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