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阅读论文

培育审美鉴赏力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4页
    1.1 问题提出第9-11页
        1.1.1 作为语文素养合顶石的审美鉴赏力第9-10页
        1.1.2 凭借经验的小学语文审美鉴赏力培育实践第10-11页
        1.1.3 小学语文阅读审美鉴赏力的生成机制问题第11页
    1.2 研究综述第11-22页
        1.2.1 审美鉴赏力的研究第11-14页
        1.2.2 语文审美教育综述第14-17页
        1.2.3 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第17-21页
        1.2.4 已有研究的反思第21-22页
        1.2.5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22页
    1.3 本研究基本框架第22-24页
        1.3.1 研究目标第22页
        1.3.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3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第23-24页
2 审美鉴赏力第24-32页
    2.1 审美鉴赏力的内涵与特征第24-27页
        2.1.1 审美鉴赏力的内涵第24-25页
        2.1.2 审美鉴赏力的特征第25-27页
    2.2 审美鉴赏力的要素第27-29页
        2.2.1 感知-体验力第27-28页
        2.2.2 品味-鉴赏力第28页
        2.2.3 创造-表达力第28-29页
    2.3 审美鉴赏力的结构模型第29-32页
        2.3.1 三大基本能力第29页
        2.3.2 一核心第29-30页
        2.3.3“三大力”与“一核心”第30-32页
3 审美鉴赏力生成的宏观机制和微观条件第32-37页
    3.1 审美鉴赏力形成的宏观机制第32-34页
        3.1.1 审美态度是前提条件第32页
        3.1.2 审美距离是现实基础第32-33页
        3.1.3 感知体验是关键环节第33-34页
        3.1.4 品鉴创造是最终目标第34页
    3.2 审美鉴赏力生成的微观条件第34-37页
        3.2.1 身心健全的审美主体第34-35页
        3.2.2 审美客体的有效刺激第35页
        3.2.3 主体客体的双向建构第35-37页
4 审美鉴赏力的发展路径第37-40页
    4.1 准备阶段第37页
    4.2 开始阶段第37-38页
    4.3 高潮阶段第38页
    4.4 生成阶段第38-40页
5 培育审美鉴赏力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策略第40-49页
    5.1 培育审美鉴赏力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第40-42页
        5.1.1 阅读活动第40-41页
        5.1.2 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第41-42页
    5.2 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鉴赏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第42-43页
        5.2.1 情境创设塑造审美态度第42页
        5.2.2 文本解读丰富感知体验第42-43页
        5.2.3 多重对话引发品味鉴赏第43页
        5.2.4 变式创作助推创造表达第43页
    5.3 培育审美鉴赏力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策略第43-49页
        5.3.1 培育审美鉴赏力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第43-48页
        5.3.2 培育审美鉴赏力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第48-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偏望远系统的光学设计
下一篇:空间激光通信接收端的光纤高效耦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