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围岩变形破坏机制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的研究 | 第15页 |
1.2.3 围岩稳定性的研究 | 第15-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区域工程地质特征 | 第20-25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0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2.3 地震 | 第21页 |
2.4 地层岩性 | 第21-22页 |
2.5 地质构造 | 第22-23页 |
2.6 地应力 | 第23-25页 |
2.6.1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 第23页 |
2.6.2 深钻孔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 | 第23-24页 |
2.6.3 地应力估算 | 第24-25页 |
第3章 围岩物理力学特征研究及围岩分级反演 | 第25-43页 |
3.1 岩体结构分析 | 第25-34页 |
3.1.1 结构面的产状 | 第27-28页 |
3.1.2 结构面的迹长与半径 | 第28-29页 |
3.1.3 结构面的间距与密度 | 第29-30页 |
3.1.4 结构面的面密度与体密度 | 第30-31页 |
3.1.5 岩体结构的统计描述 | 第31-34页 |
3.2 围岩分级及其反演 | 第34-41页 |
3.2.1 围岩分级的规范方法及其局限性 | 第34-35页 |
3.2.2 围岩分级反演方法 | 第35页 |
3.2.3 围岩分级的规范方法与反演方法成果对比 | 第35-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基于UNWEDGE程序的隧道围岩块体理论分析 | 第43-48页 |
4.1 UNWEDGE程序介绍 | 第43页 |
4.2 关山隧道围岩块体理论分析 | 第43-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5章 钻孔电视仪器在关山隧道中的应用 | 第48-56页 |
5.1 钻孔电视仪器及其原理介绍 | 第48页 |
5.1.1 钻孔电视仪器的介绍 | 第48页 |
5.1.2 钻孔电视原理的介绍 | 第48页 |
5.2 关山隧道钻孔电视实验 | 第48-54页 |
5.2.1 1 | 第49-51页 |
5.2.2 1 | 第51-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变围压实验分析 | 第56-69页 |
6.1 实验样品及仪器的介绍 | 第56页 |
6.2 实验过程的介绍 | 第56-67页 |
6.2.1 单轴压缩实验 | 第56-57页 |
6.2.2 变压力单轴压缩实验 | 第57-67页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7章 基于PHASE~2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69-84页 |
7.1 PHASE~2有限元程序介绍 | 第69页 |
7.2 关山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69-83页 |
7.2.1 建立数值模型 | 第69-70页 |
7.2.2 材料参数的选取 | 第70-73页 |
7.2.3 无支护条件下开挖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第73-76页 |
7.2.4 实际施工支护条件下开挖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第76-79页 |
7.2.5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79-83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8章 结论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