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 第14-23页 |
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14页 |
2.2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 | 第14-15页 |
2.3 基于RSEI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介绍 | 第15-17页 |
2.3.1 绿度指标 | 第15页 |
2.3.2 湿度指标 | 第15-16页 |
2.3.3 热度指标 | 第16页 |
2.3.4 干度指标 | 第16页 |
2.3.5 指标量纲归一化 | 第16-17页 |
2.4 主成分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2.5 水体掩膜 | 第18-19页 |
2.6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第19页 |
2.7 空间动态变化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2.7.1 空间全局自相关分析 | 第19-20页 |
2.7.2 冷热点分析 | 第20页 |
2.7.3 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 第20-22页 |
2.8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3-26页 |
3.1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3.2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3.3 历史人文条件 | 第24页 |
3.4 经济概况 | 第24页 |
3.5 城市规划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第26-29页 |
4.1 1994-2013 年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年鉴 | 第26页 |
4.2 1994-2013 年Landsat TM/ETM+/OLI_TIRS时间序列数据 | 第26-27页 |
4.3 1994-2013 年的DMSP/OLS全球夜间灯光数据 | 第27-29页 |
4.3.1 数据源 | 第27页 |
4.3.2 夜间灯光指数提取方法 | 第27-29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29-39页 |
5.1 各分量指标分析结果 | 第29-30页 |
5.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5.3 遥感生态指数RSEI | 第31-34页 |
5.4 环境分级评价 | 第34-35页 |
5.5 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5.6 冷热点分析结果 | 第36-37页 |
5.7 遥感生态指数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 第37-39页 |
第六章 生态环境与驱动因素时间序列及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6.1 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39页 |
6.2 驱动因素时间序列分析 | 第39-40页 |
6.3 生态环境与驱动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1-44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42页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第42-43页 |
7.4 对策建议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