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武将群体研究(1644-1662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5页 |
0.1 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说明 | 第10-15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0.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难点 | 第23-25页 |
1 南明武将群体的地理分布 | 第25-37页 |
1.1 南方武将的分布情况 | 第25-32页 |
1.2 北方武将的分布情况 | 第32-37页 |
2 南明武将的家世情况及其影响 | 第37-48页 |
2.1 家世的分类 | 第37-41页 |
2.1.1 武将世家 | 第37-38页 |
2.1.2 地方大族 | 第38-40页 |
2.1.3 无家世依凭者 | 第40-41页 |
2.2 家世情况的影响 | 第41-48页 |
2.2.1 入仕途径 | 第41-43页 |
2.2.2 武学军事修养 | 第43-45页 |
2.2.3 晋升、成名速度 | 第45-48页 |
3 南明武将与皇帝、文臣的关系 | 第48-69页 |
3.1 武将与皇帝的关系 | 第48-56页 |
3.1.1 诸王的心性与学识 | 第48-52页 |
3.1.2 武将与皇帝的关系——从合作到破裂 | 第52-56页 |
3.2 武将与文臣的关系 | 第56-69页 |
3.2.1 南明文武争斗的浮现 | 第57-62页 |
3.2.2 文武对峙格局的确立与发展 | 第62-69页 |
4 南明武将的结局 | 第69-97页 |
4.1 殉国 | 第69-86页 |
4.1.1 死节 | 第70-74页 |
4.1.2 死事 | 第74-78页 |
4.1.3 死战 | 第78页 |
4.1.4 死义 | 第78-81页 |
4.1.5 反正 | 第81-84页 |
4.1.6 其他 | 第84-86页 |
4.2 降清 | 第86-97页 |
4.2.1 清廷与降将的互动 | 第86-91页 |
4.2.2 南明武将降清的历史影响 | 第91-97页 |
结束语 | 第97-99页 |
附录 | 第99-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8页 |
致谢 | 第148-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