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控系统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燃料电池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燃料电池测控系统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PEMFC工作原理、特性及系统概述 | 第19-30页 |
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2.1.1 质子交换膜概述 | 第19-20页 |
2.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分析 | 第20-22页 |
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特性简述 | 第22-24页 |
2.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温度特性 | 第22-23页 |
2.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压力特性 | 第23-24页 |
2.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特性 | 第24页 |
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概述 | 第24-29页 |
2.3.1 温度调节系统 | 第25-26页 |
2.3.2 氢气及其循环系统 | 第26-27页 |
2.3.3 氧化剂及其循环系统 | 第27-28页 |
2.3.4 控制及检测系统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PEMFC温度特性实验及分析 | 第30-41页 |
3.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工分析 | 第30-31页 |
3.2 实验系统设计及测试方案 | 第31-35页 |
3.2.1 实验系统设计 | 第31-35页 |
3.2.2 实验测试方案 | 第35页 |
3.3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 第35-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PEMFC温度控制模型建立与仿真 | 第41-57页 |
4.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简介 | 第41-42页 |
4.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经验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4.3 基于三种核函数模型的对比及讨论 | 第44-49页 |
4.3.1 三种核函数模型 | 第44-45页 |
4.3.2 拟合模型评判标准 | 第45-46页 |
4.3.3 三种核函数拟合模型对比 | 第46-49页 |
4.4 温度模型的仿真及验证 | 第49-55页 |
4.4.1 温度系统仿真步骤简介 | 第49-50页 |
4.4.2 温度模型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验证 | 第50-54页 |
4.4.3 最佳工作温度、功率密度曲线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PEMFC单电池巡检系统 | 第57-69页 |
5.1 影响燃料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57-58页 |
5.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电压巡检系统 | 第58-65页 |
5.2.1 SCVM总体结构设计 | 第58-59页 |
5.2.2 SCVM硬件部分设计 | 第59-64页 |
5.2.3 SCVM软件部分设计 | 第64-65页 |
5.3 SCVM系统测试实验 | 第65-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