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于Wi-Fi的室内移动定位技术 | 第17-30页 |
2.1 Wi-Fi无线通信技术 | 第17-19页 |
2.1.1 Wi-Fi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 | 第17-18页 |
2.1.2 Wi-Fi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18-19页 |
2.2 室内定位技术简介 | 第19-21页 |
2.2.1 室内无线定位系统 | 第19-20页 |
2.2.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 | 第20-21页 |
2.3 基于测距的室内定位方法 | 第21-25页 |
2.3.1 TOA/TDOA估计法 | 第21-23页 |
2.3.2 AOA估计法 | 第23页 |
2.3.3 RSSI估计法 | 第23-24页 |
2.3.4 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 第24-25页 |
2.4 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 | 第25-28页 |
2.4.1 三边定位法 | 第25-26页 |
2.4.2 最大似然估计法 | 第26-27页 |
2.4.3 混合定位算法 | 第27页 |
2.4.4 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 | 第27-28页 |
2.5 移动定位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基于测距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 第30-49页 |
3.1 室内经典传播模型 | 第30-33页 |
3.1.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第30-31页 |
3.1.2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 | 第31页 |
3.1.3 衰减因子模型 | 第31-32页 |
3.1.4 Motley Keenan模型 | 第32-33页 |
3.2 室内Wi-Fi移动定位的关键问题分析与研究 | 第33-38页 |
3.2.1 RSSI值的预处理 | 第33-34页 |
3.2.2 不同的智能终端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3 拟合路径损耗系数n值 | 第35-38页 |
3.3 RSSD+AOA定位算法的研究 | 第38-41页 |
3.3.1 定位方案和流程 | 第38-39页 |
3.3.2 定位算法 | 第39-41页 |
3.4 算法的仿真与分析 | 第41-48页 |
3.4.1 算法求解分析 | 第41-44页 |
3.4.2 算法的误差仿真及分析 | 第44-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定向天线的移动AP设计与实现 | 第49-62页 |
4.1 定位需求分析 | 第49-50页 |
4.2 系统平台介绍 | 第50-51页 |
4.2.1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50页 |
4.2.2 Linux系统 | 第50-51页 |
4.2.3 Wi-Fi路由器 | 第51页 |
4.3 定向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7页 |
4.3.1 定向天线理论知识 | 第51-52页 |
4.3.2 天线设计流程 | 第52-53页 |
4.3.3 天线设计与仿真 | 第53-55页 |
4.3.4 定向天线的实现 | 第55-57页 |
4.4 具有定位功能的移动AP设计与实现 | 第57-61页 |
4.4.1 基于OpenWrt的移动AP系统实现 | 第57-58页 |
4.4.2 RSSI数据提取和处理 | 第58-59页 |
4.4.3 移动AP定位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现场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62-69页 |
5.1 搭建实验环境 | 第62-63页 |
5.2 定位测试 | 第63-65页 |
5.3 性能分析 | 第65-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的专利及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