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论文结构及主要论点 | 第17页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1 本文创新 | 第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资本构成及充足率概述 | 第19-24页 |
2.1 商业银行资本构成及作用 | 第19-21页 |
2.1.1 商业银行资本的定义及一般构成 | 第19-20页 |
2.1.2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资本的分类及补充方式 | 第20页 |
2.1.3 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 第20-21页 |
2.2 最佳资本需求量原理 | 第21-22页 |
2.3 资本充足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第3章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约束分析 | 第24-34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 | 第24-27页 |
3.1.1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内面临着资本不足 | 第25-26页 |
3.1.2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失衡 | 第26-27页 |
3.2 新资本监管标准对资本充足率要求 | 第27-29页 |
3.2.1 对资本的定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27-28页 |
3.2.2 强化了资本定量约束 | 第28页 |
3.2.3 重新设计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 | 第28-29页 |
3.3 不良贷款率上升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 资本补充渠道的限制对资本充足率的约束 | 第30-34页 |
第4章 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 第34-43页 |
4.1 分子项——创新资本补充渠道 | 第34-40页 |
4.1.1 资本工具创新的背景 | 第34页 |
4.1.2 新规前我国资本工具创新状况 | 第34-36页 |
4.1.3 新规后我国资本工具创新状况 | 第36-38页 |
4.1.4 创新资本补充渠道的探索 | 第38-40页 |
4.2 分母项——调整资产结构,控制不良率 | 第40-43页 |
4.2.1 增量控制--增强风险控制;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 | 第40-41页 |
4.2.2 存量处理--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 | 第41-43页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3-4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