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创作主体应该具备高超的审美素养 | 第9-21页 |
(一)“潜神苦志,静以求之”的精神陶养 | 第9-14页 |
(二)内外交相养的生命情志 | 第14-17页 |
(三)“兴会”偶合的审美契机 | 第17-21页 |
二、绘画应该蕴含与展现独特的空间意识 | 第21-31页 |
(一)简淡自然的生命意识 | 第21-25页 |
(二)阴阳虚实的哲理蕴含 | 第25-27页 |
(三)“咫尺山河千里遥”的宇宙意识 | 第27-31页 |
三、绘画应该达到至高的审美境界 | 第31-43页 |
(一)“意趣”的审美内涵 | 第31-34页 |
(二)“中正平和”的审美取向 | 第34-36页 |
(三)追求“气韵生动”的审美目标 | 第36-39页 |
(四)以“逸”为最终目标的审美理想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一 | 第49-51页 |
附录二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