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注水井综合参数测试仪的改进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10-13页
第一章 注水井综合参数监测仪简介第13-21页
    1.1 仪器研制的背景第13页
    1.2 仪器研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第13页
    1.3 仪器研制的技术路线第13-17页
        1.3.1 技术原理第13-16页
        1.3.2 注水井综合参数测试仪的原理和结构第16-17页
    1.4 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第17-19页
        1.4.1 仪器的技术创新性第17-18页
        1.4.2 仪器的先进性第18-19页
    1.5 仪器的功能特点及达到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第19-21页
        1.5.1 注水井综合参数测试仪功能特点第19页
        1.5.2 软件实现的主要功能第19页
        1.5.3 仪器达到的性能指标第19-21页
第二章 注水井综合参数监测仪的改进第21-41页
    2.1 计划研究内容第22页
    2.2 课题完成的研究内容与达到的技术指标第22页
    2.3 形成的技术成果、关键技术及创新点第22页
    2.4 改进过程总结第22-30页
        2.4.1 水咀磨损的数值理论分析第22-24页
        2.4.2 水咀磨损的地面试验第24-30页
    2.5 水嘴磨损修正系数的室内标定第30-38页
        2.5.1 实验目的第30页
        2.5.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2.5.3 水咀磨损补偿算法的形成第31-33页
        2.5.4 流量系数偏差统计第33-34页
        2.5.5 磨损系数统计第34页
        2.5.6 磨损系数拟合函数第34-35页
        2.5.7 水咀磨损补偿算法的实现第35-38页
    2.6 水嘴磨损修正系数的地面验证第38-41页
第三章 注水井综合参数监测仪的应用第41-53页
    3.1 仪器在地层方面的应用第41页
    3.2 仪器在注水方面的应用第41-44页
        3.2.1 地层注水滞后性的描述及分析第42页
        3.2.2 试验情况第42-43页
        3.2.3 小结第43-44页
    3.3 确定了影响注水长期稳定性的因素第44-45页
    3.4 遗传算法计算的应用第45-48页
        3.4.1 遗传算法简介第45页
        3.4.2 遗传算法计算过程第45-47页
        3.4.3 验证实例第47-48页
    3.5 效益情况第48页
    3.6 研究取得的认识第48-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公务员组织信任现状及其修复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下一篇:自拟慢咳灵方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