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网、站,监测系统论文

远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及其浓度检测精度校正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第8页
    1.2 空气质量监测现状第8-10页
        1.2.1 空气质量监测的研究背景第8-9页
        1.2.2 常见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法第9-10页
    1.3 电子鼻技术第10-12页
        1.3.1 电子鼻系统概述第10-11页
        1.3.2 电子鼻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第11-12页
    1.4 云计算技术第12-13页
    1.5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精度校正第13-15页
        1.5.1 影响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浓度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第13-14页
        1.5.2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浓度检测精度校正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安排第15-16页
2 远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第16-27页
    2.1 系统的模块构成第16页
    2.2 系统中的监测终端第16-20页
        2.2.1 监测终端的硬件结构第16-19页
        2.2.2 监测终端的软件流程第19-20页
    2.3 系统中的监测中心第20-24页
        2.3.1 监测中心的模块构成第20-21页
        2.3.2 监测中心的软件流程第21-24页
    2.4 系统中的查询终端第24-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算法原理介绍第27-38页
    3.1 人工神经网络第27-32页
        3.1.1 人工神经元模型第28页
        3.1.2 BP网络及其学习算法第28-32页
    3.2 粒子群算法第32-33页
    3.3 野草算法第33-35页
    3.4 POCS算法第35-37页
    3.5 误差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第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浓度检测精度校正模型第38-43页
    4.1 浓度预测模型第38-39页
    4.2 传感器信号校正模型第39-40页
    4.3 传感器校正系数预测模型第40-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实验验证及分析第43-61页
    5.1 实验样本描述第43页
    5.2 数据预处理第43-44页
    5.3 气体浓度预测网络性能分析第44-49页
    5.4 气体浓度检测精度校正模型性能分析第49-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第61页
    6.2 今后工作的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68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第67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论文、专利、获奖)第67页
    C. 论文中的实验数据及程序清单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抖动机理与仿真分析研究
下一篇:多核片上互连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