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发展前景 | 第9-10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布局 | 第10-11页 |
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6LoWPAN标准 | 第11-17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第11-13页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 | 第11页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 第11-13页 |
2.2 IEEE802.15.4协议 | 第13-14页 |
2.2.1 IEEE802.15.4协议概述 | 第13页 |
2.2.2 IEEE802.15.4协议拓扑结构 | 第13-14页 |
2.2.3 IEEE802.15.4网络协议栈 | 第14页 |
2.3 6LoWPAN标准 | 第14-16页 |
2.3.1 6LoWPAN标准的介绍 | 第14页 |
2.3.2 6LoWPAN标准的优势 | 第14-15页 |
2.3.3 6LoWPAN标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3 适配层研究与分析 | 第17-29页 |
3.1 适配层主要功能 | 第17-18页 |
3.2 适配层报文 | 第18-23页 |
3.2.1 MAC层报文格式 | 第19页 |
3.2.2 适配层报文格式 | 第19-22页 |
3.2.3 适配层报文重组 | 第22-23页 |
3.3 报头压缩 | 第23-28页 |
3.3.1 IPv6报头压缩 | 第23-26页 |
3.3.2 UDP报头压缩 | 第26-27页 |
3.3.3 ICMP报头压缩 | 第27-28页 |
3.4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网络拓扑及路由算法 | 第29-43页 |
4.1 基于6LoWPAN的网络拓扑 | 第29-31页 |
4.1.1 网络节点分类 | 第29-30页 |
4.1.2 邻接表 | 第30页 |
4.1.3 Beacon | 第30-31页 |
4.2 6LoWPAN网络的地址分配机制 | 第31-35页 |
4.2.1 HiLow-Hierarchical地址分配方案 | 第32-33页 |
4.2.2 改进的地址分配方案 | 第33-35页 |
4.3 常见路由算法及特性 | 第35-38页 |
4.3.1 常见路由算法 | 第35页 |
4.3.2 6LoWPAN多跳路由 | 第35-36页 |
4.3.3 路由特性 | 第36-38页 |
4.4 树形路由算法及其改进 | 第38-42页 |
4.4.1 普通树形路由算法 | 第38-39页 |
4.4.2 改进的树形路由算法 | 第39-41页 |
4.4.3 模拟分析 | 第41-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适配层实现以及路由算法仿真 | 第43-49页 |
5.1 基于802.15.4对NS2模拟器的扩展 | 第43-45页 |
5.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5.2.1 性能分析指标 | 第45-46页 |
5.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6-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