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ATP通过调节AMPK信号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前言第12-24页
    1.1 二甲双胍第12-16页
        1.1.1 二甲双胍降糖作用及其机理第13-14页
        1.1.2 二甲双胍的抗炎作用第14-15页
        1.1.3 二甲双胍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第15-16页
    1.2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第16-17页
        1.2.1 AMPK的结构及其代谢调控作用第16页
        1.2.2 AMPK调节炎症的机制第16-17页
    1.3 固有免疫系统第17-19页
        1.3.1 炎症小体及其活化第18-19页
        1.3.2 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机制第19页
    1.4 细胞焦亡第19-21页
        1.4.1 细胞焦亡的基本特征第19-20页
        1.4.2 经典细胞焦亡途径与非经典细胞焦亡途径第20-21页
    1.5 脓毒症第21-22页
        1.5.1 脓毒症的分子机制第21-22页
        1.5.2 脓毒症与机体免疫第22页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4-35页
    2.1 实验材料第24-30页
        2.1.1 细胞株和主要试剂第24-26页
        2.1.2 主要仪器第26-27页
        2.1.3 主要溶液配方第27-30页
    2.2 实验方法第30-35页
        2.2.1 细胞培养第30-31页
        2.2.2 WST-1 法检测细胞活力第31页
        2.2.3 细胞焦亡检测第31页
        2.2.4 蛋白质提取第31-32页
        2.2.5 免疫印迹分析第32页
        2.2.6 免疫荧光分析第32-33页
        2.2.7 流式检测IL-1β第33页
        2.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第33页
        2.2.9 AMPKα1 的敲低第33-34页
        2.2.10 细菌感染第34页
        2.2.11 免疫组化第34页
        2.2.12 统计分析第34-35页
3 实验结果第35-58页
    3.1 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促进ATP诱导的巨噬细胞的细胞焦亡第35-38页
    3.2 AMPK信号可被LPS抑制和胞外ATP重新激活第38-47页
        3.2.1 二甲双胍促进ATP诱导的BMDM细胞炎症小体的活化第38-40页
        3.2.2 二甲双胍促进ATP诱导的J774A.1 细胞炎症小体的活化第40-41页
        3.2.3 二甲双胍促进TG诱导产生的腹腔巨噬细胞在ATP刺激下诱导的炎症小体活化第41-42页
        3.2.4 二甲双胍促进ATP诱导的BMDM细胞和J774A.1 细胞的AMPK信号第42-43页
        3.2.5 二甲双胍促进ATP诱导的BMDM细胞中ASC斑点的形成和IL-1β的释放第43-45页
        3.2.6 二甲双胍增强 P2X7R 在 TG 诱导产生的腹腔巨噬细胞膜上的分布第45-47页
    3.3 抑制AMPK信号可抑制巨噬细胞焦亡第47-54页
        3.3.1 药物阻断BMDM细胞中AMPK信号可抑制ATP或二甲双胍+ATP诱导的细胞焦亡第47-49页
        3.3.2 药物阻断J774A.1 细胞中AMPK信号可抑制ATP或ATP+二甲双胍诱导的细胞焦亡第49-52页
        3.3.3 敲低AMPKα1 的表达,抑制ATP诱导的J774A.1 细胞焦亡第52-54页
    3.4 二甲双胍处理加剧小鼠细菌性脓毒症第54-58页
        3.4.1 口服二甲双胍加剧小鼠细菌性脓毒症第54-56页
        3.4.2 二甲双胍促进细菌性脓毒症小鼠的炎症反应第56-58页
4 讨论第58-62页
    4.1 细胞焦亡可能有利于抑制感染第58页
    4.2 细胞焦亡可能有利于降低慢性炎症性疾病第58-59页
    4.3 在LPS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中,AMPK信号调控ATP诱导的炎症小体的活化和细胞焦亡第59-60页
    4.4 胞外ATP诱导产生的细胞膜离子通道和膜孔的形成受AMPK调控第60页
    4.5 AMPK信号调控NLRP3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第60-62页
5 全文总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4页
附录Ⅰ 英文缩略词第74-77页
附录Ⅱ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研究
下一篇:化妆品行业O2O云商模式研究--以广州奥蓓斯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