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3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2.2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19-35页 |
2.1 从古典经济学到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 第19-20页 |
2.2 人力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 | 第20-30页 |
2.2.1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21-26页 |
2.2.2 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 | 第26-30页 |
2.3 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方面的研究 | 第30-32页 |
2.4 对已有文献的简要述评 | 第32-35页 |
第3章 人力资本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35-52页 |
3.1 人力资本及结构的形成途径 | 第35-42页 |
3.1.1 “干中学”对人力资本水平及结构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2 人力资本迁移对人力资本水平及结构的影响 | 第36页 |
3.1.3 健康投入对人力资本水平及结构的影响 | 第36-39页 |
3.1.4 教育对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 | 第39-42页 |
3.2 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第42-47页 |
3.3 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47-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与人力资本结构 | 第52-65页 |
4.1 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 第52-53页 |
4.2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格局 | 第53-61页 |
4.2.1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第53-56页 |
4.2.2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结构格局 | 第56-61页 |
4.2.3 我国各地区的劳动力就业人口结构 | 第61页 |
4.3 我国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与结构 | 第61-63页 |
4.3.1 我国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 | 第61-62页 |
4.3.2 我国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 | 第62-63页 |
4.3.3 我国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 | 第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人力资本及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 | 第65-77页 |
5.1 实证研究的目的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 第65-68页 |
5.2 实证模型建立与指标变量的选取 | 第68-73页 |
5.2.1 实证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5.2.2 数据来源与指标变量的选择 | 第70-73页 |
5.3 实证检验的方法 | 第73-77页 |
5.3.1. 数据特点 | 第73-74页 |
5.3.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74-75页 |
5.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75页 |
5.3.4 Hausman检验 | 第75-77页 |
第6章 人力资本及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 | 第77-98页 |
6.1 各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77-89页 |
6.1.1 相关数据的直观分析 | 第77-81页 |
6.1.2 实证检验的结果 | 第81-89页 |
6.2 对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 | 第89-96页 |
6.2.1 各地区相关数据的直观分析 | 第89-92页 |
6.2.2 实证检验的结果 | 第92-96页 |
6.3 木章小结 | 第96-98页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98-101页 |
1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98-100页 |
2 未来的研究展望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