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引言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第14页 |
2.2 绩效管理的内涵 | 第14页 |
2.3 行政人员绩效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14-16页 |
2.3.1 人力资源战略理论 | 第14-15页 |
2.3.2 绩效考核理论 | 第15页 |
2.3.3 职业发展管理理论 | 第15-16页 |
2.4 平衡积分卡理论 | 第16-17页 |
2.5 区政府强化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2.5.1 有助于加强新型管理工具的应用 | 第17-18页 |
2.5.2 充分利用公共管理成本以发挥实效 | 第18页 |
2.5.3 有助于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 第18-20页 |
3 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0-33页 |
3.1 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概况 | 第20-23页 |
3.1.1 甘井子区政府的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3.1.2 甘井子区政府的员工构成 | 第21-23页 |
3.2 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员工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3.2.1 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员工绩效考核的组织和原则 | 第23页 |
3.2.2 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员工绩效考核现状 | 第23-25页 |
3.3 对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满意度的调查 | 第25-26页 |
3.4 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员工绩效考核的问题分析 | 第26-30页 |
3.4.1 绩效考核体系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 第26-27页 |
3.4.2 绩效考核指标要素过于单一 | 第27-28页 |
3.4.3 绩效管理辅导机制和评估流程不规范 | 第28-29页 |
3.4.4 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的不健全 | 第29-30页 |
3.5 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3.5.1 缺乏现代绩效考核的理念 | 第30-31页 |
3.5.2 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特殊性 | 第31页 |
3.5.3 绩效考核管理缺乏制度性保障 | 第31-32页 |
3.5.4 官本位传统根深蒂固 | 第32-33页 |
4 国外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 第33-38页 |
4.1 国外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 | 第33-35页 |
4.1.1 日本 | 第33页 |
4.1.2 美国 | 第33-34页 |
4.1.3 英国 | 第34-35页 |
4.2 国外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 | 第35-38页 |
4.2.1 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为支撑 | 第35-36页 |
4.2.2 绩效考核体系需要多元化发展为保障 | 第36-37页 |
4.2.3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需要健全的理论研究为基石 | 第37-38页 |
5 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 第38-44页 |
5.1 明确政府部门的使命和战略目标 | 第38页 |
5.2 分析平衡计分卡的维度 | 第38-40页 |
5.3 设计新型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 第40-44页 |
5.3.1 绩效考核的原则与主体选择 | 第40页 |
5.3.2 绩效考核的程序 | 第40-41页 |
5.3.3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 | 第41-42页 |
5.3.4 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分析 | 第42-44页 |
6 新型绩效考核体系实施中的对策与建议 | 第44-49页 |
6.1 提升员工绩效考评的意识,强化考核主体的专业培训 | 第44-45页 |
6.2 树立高绩效的组织氛围,营造内部激励文化 | 第45-46页 |
6.3 注重全员参与考评,保证绩效沟通持续有效 | 第46页 |
6.4 重视绩效管理各环节的紧密联系,优化政府资源整合 | 第46-48页 |
6.5 挖掘绩效考核结果,做好绩效反馈工作 | 第48-4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