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古镇社区旅游开发研究--以泉州永宁古镇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2-13页
        1.3.1 论文研究目标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5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6-24页
    2.1 古镇旅游研究综述第16-19页
        2.1.1 国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第16-17页
        2.1.2 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综述第17-19页
        2.1.3 国内外古镇旅游开发研究述评第19页
    2.2 国内外社区旅游研究综述第19-24页
        2.2.1 社区旅游概念定义研究第19-21页
        2.2.2 国外社区旅游研究综述第21-22页
        2.2.3 国内社区旅游研究综述第22-23页
        2.2.4 国内外社区旅游开发研究述评第23-24页
第3章 古镇社区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第24-36页
    3.1 理论基础第24-26页
        3.1.1 社区旅游一体化理论第24-25页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26页
        3.1.3 社区旅游增权理论第26页
    3.2 古镇社区旅游开发的意义第26-28页
        3.2.1 顺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第26-27页
        3.2.2 延续文化历史、保护社区环境第27页
        3.2.3 有助于古老社区重新焕发生机第27页
        3.2.4 提高社区居民收入、改善社会环境第27-28页
        3.2.5 满足居民、旅游者的文化方面的诉求第28页
    3.3 社区参与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3.3.1 居民具有参与旅游发展决策权,但存在被动参与第28-29页
        3.3.2 社区力量薄弱,参与层次低第29页
        3.3.3 居民获得利益分配,但又过度注重经济利益诉求第29页
    3.4 古镇社区旅游开发的原则第29-31页
        3.4.1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第29-30页
        3.4.2 保护原始风貌,注重历史文化传承第30页
        3.4.3 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维护社区整体形象第30页
        3.4.4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突出旅游产品特色第30页
        3.4.5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第30-31页
    3.5 古镇社区旅游开发的模式第31-36页
        3.5.1 构建古镇社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指导思想第31页
        3.5.2 古镇社区相关利益主体下的开发模式第31-32页
        3.5.3 古镇社区旅游参与的增权机制第32-33页
        3.5.4 古镇社区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第33-34页
        3.5.5 古镇社区开发模式成功案例分析与借鉴第34-36页
第4章 永宁古镇社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第36-50页
    4.1 古镇社区建设情况第37-39页
        4.1.1 古镇社区建制第37页
        4.1.2 新型社区建设第37-38页
        4.1.3 社区建筑第38页
        4.1.4 社区文化第38页
        4.1.5 社区景观环境第38-39页
    4.2 永宁古镇社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第39-50页
        4.2.1 优势分析第39-44页
        4.2.2 劣势分析第44-46页
        4.2.3 机遇分析第46-47页
        4.2.4 挑战分析第47-49页
        4.2.5 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古镇居民社区旅游感知与开发意愿分析第50-66页
    5.1 研究设计第50-51页
        5.1.1 问卷设计及发放第50页
        5.1.2 半结构式访谈第50-51页
    5.2 样本及分析第51-63页
        5.2.1 访谈分析第51-53页
        5.2.2 样本结构分析第53-54页
        5.2.3 样本指标分析第54-55页
        5.2.4 样本因子分析第55-59页
        5.2.5 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第59-63页
    5.3 居民对社区旅游开发的感知分析第63页
    5.4 居民对社区旅游开发的意愿分析第63-64页
    5.5 开展社区旅游面临的问题第64-66页
第6章 永宁古镇社区旅游的开发第66-90页
    6.1 永宁古镇社区旅游发展目标第66-67页
        6.1.1 延续永宁古镇建筑风貌第66页
        6.1.2 保育永宁古镇民俗风情第66页
        6.1.3 拓展永宁古镇发展渠道第66-67页
        6.1.4 创新社区旅游驱动模式第67页
    6.2 古镇社区的景观保护与发展第67-72页
        6.2.1 强调景观社区属性,保育整体风貌第67-68页
        6.2.2 保持景观整体性,保护外围建筑第68-69页
        6.2.3 活化社区重点古厝建筑第69页
        6.2.4 突出社区休闲性,规划主题分区第69-72页
    6.3 古镇社区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第72-77页
        6.3.1 政府主导,科学规划与控制第72页
        6.3.2 加强老街的日常管理工作第72-73页
        6.3.3 探索保护和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73-74页
        6.3.4 推进“主客相融”,居民参与保护和开发第74页
        6.3.5 新型社区建设和社区旅游开发,重塑美丽家园第74-77页
    6.4 永宁古镇社区旅游产品体系第77-80页
        6.4.1 古镇社区文化访古游第77页
        6.4.2 古镇社区历史怀旧游第77-78页
        6.4.3 古镇社区环境休闲游第78页
        6.4.4 古镇社区宗教文化体验游第78-79页
        6.4.5 古镇社区红色文化教育游第79页
        6.4.6 古镇社区民俗节庆体验游第79-80页
    6.5 永宁古镇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第80-90页
        6.5.1 社区旅游开发的资金保障第80-81页
        6.5.2 社区参与的协调机制第81页
        6.5.3 社区参与的运行机制第81-83页
        6.5.4 社区增权实现社区全面参与旅游业发展第83-9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4页
    7.1 研究结论第90-92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致谢第98-100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100-101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院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中职学生不同问题的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以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