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B公司培训外包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2-15页
    1.2 研究目标第15页
    1.3 研究意义第15-18页
        1.3.1 理论意义第15-17页
        1.3.2 实际意义第17-18页
    1.4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问题的发现与分析第20-31页
    2.1 问题的发现第20-26页
        2.1.1 基于历史培训统计数据的发现第20页
        2.1.2 基于历史培训反应评估数据的发现第20-26页
    2.2 问题的分析第26-29页
        2.2.1 基于服务价值链的问题分析第26-28页
        2.2.2 基于B公司培训外包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流程的问题分析第28-29页
    2.3 问题的界定与解决思路第29-31页
        2.3.1 问题的确定第29页
        2.3.2 问题的解决思路第29-31页
第三章 文献综述第31-54页
    3.1 培训服务理论第31-33页
        3.1.1 培训的服务属性第31-32页
        3.1.2 培训的服务质量评价第32-33页
    3.2 培训外包理论第33-38页
        3.2.1 培训外包的概念第33-35页
        3.2.2 培训外包的分类第35页
        3.2.3 培训外包的收益第35-36页
        3.2.4 培训外包的风险第36-37页
        3.2.5 培训外包的决策第37页
        3.2.6 培训外包的流程第37-38页
    3.3 企业培训管理理论第38-48页
        3.3.1 企业培训管理流程第38-39页
        3.3.2 培训师能力评价第39-43页
        3.3.3 培训有效性评价第43-46页
        3.3.4 培训课程设计的要素第46-48页
    3.4 外包供应商资质评估指标第48-54页
        3.4.1 服务型外包供应商的资质评价第48-49页
        3.4.2 人力资源外包供应商资质评估第49-50页
        3.4.3 培训外包供应商资质评估第50-52页
        3.4.4 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和方法第52-54页
第四章 指标的发现与筛选第54-82页
    4.1 指标维度的确立第54-56页
    4.2 各维度指标的发现第56-74页
        4.2.1 培训外包服务流程维度的指标第56-59页
        4.2.2 外包供应商的资质维度的指标第59-63页
        4.2.3 培训讲师能力维度的指标第63-67页
        4.2.4 培训课程产品维度的指标第67-72页
        4.2.5 各维度指标发现的归纳第72-74页
    4.3 指标的筛选第74-77页
    4.4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第77-79页
    4.5 指标的评价度量方式第79-82页
第五章指标权重的确定第82-102页
    5.1 权重的确定第82-93页
        5.1.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第82-84页
        5.1.2 名义群体法的组织过程第84-87页
        5.1.3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第87-93页
    5.2 权重的部分验证第93-102页
        5.2.1 调研问卷的背景第93-94页
        5.2.2 调研问卷结果的信度检验第94-95页
        5.2.3 培训课程产品维度的问卷统计分析第95-98页
        5.2.4 培训讲师能力维度的问卷统计分析第98-101页
        5.2.5 调研问卷的部分验证结论第101-102页
第六章 工具的应用与检验第102-115页
    6.1 信度检验第102-108页
        6.1.1 评价的背景第102页
        6.1.2 评价的过程第102-104页
        6.1.3 信度分析第104-108页
    6.2 部分效度检验第108-110页
        6.2.1 效标检验的概念第108页
        6.2.2 部分效标检验的背景第108-109页
        6.2.3 部分效度检验的结果第109-110页
    6.3 标杆培训课程产品的评价第110-115页
        6.3.1 应用的背景第110-112页
        6.3.2 应用的结果第112-113页
        6.3.3 应用的结论第113-115页
第七章工具应用的保障措施第115-125页
    7.1 保障体系第115页
    7.2 流程保障第115-121页
    7.3 沟通保障第121-125页
        7.3.1 内部沟通保障第121-123页
        7.3.2 外部沟通保障第123-125页
结论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3页
附录第133-149页
致谢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快鱼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下一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