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研究现状和成果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1-13页 |
一、基线资料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 | 第13-15页 |
1.1 As的发病机制 | 第13页 |
1.2 基线资料 | 第13页 |
1.3 基线资料与As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13-14页 |
1.4 小结 | 第14-15页 |
二、血浆脂蛋白胆固醇与B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 第15-26页 |
2.1 血浆脂蛋白胆固醇与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比例的相关性 | 第15-20页 |
2.1.1 对象与方法 | 第15-16页 |
2.1.2 实验结果 | 第16-18页 |
2.1.3 讨论 | 第18-19页 |
2.1.4 小结 | 第19-20页 |
2.2 血浆脂蛋白胆固醇与B淋巴细胞各亚群脂筏水平相关性 | 第20-26页 |
2.2.1 对象与方法 | 第20-21页 |
2.2.2 实验结果 | 第21-23页 |
2.2.3 讨论 | 第23-24页 |
2.2.4 小结 | 第24-26页 |
三、血浆脂蛋白胆固醇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 | 第26-34页 |
3.1 血浆脂蛋白胆固醇与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比例的相关性 | 第26-30页 |
3.1.1 对象与方法 | 第26-27页 |
3.1.2 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3.1.3 讨论 | 第29页 |
3.1.4 小结 | 第29-30页 |
3.2 血浆脂蛋白胆固醇与T淋巴细胞各亚群脂筏GM1水平相关性 | 第30-34页 |
3.2.1 对象与方法 | 第30-31页 |
3.2.2 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3.2.3 讨论 | 第32-33页 |
3.2.4 小结 | 第33-34页 |
四、各淋巴细胞亚群STAT3转录活性水平的检测 | 第34-38页 |
4.1 对象与方法 | 第34-35页 |
4.1.1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4.1.2 材料 | 第34-35页 |
4.1.3 方法 | 第35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高胆固醇组记忆B细胞Stat3活性显著增加 | 第35-36页 |
4.3 讨论 | 第36-37页 |
4.4 小结 | 第37-38页 |
五、各淋巴细胞亚群及脂筏GM1水平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 第38-42页 |
5.1 对象与方法 | 第38-39页 |
5.1.1 研究对象 | 第38页 |
5.1.2 材料 | 第38-39页 |
5.1.3 方法 | 第39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5.2.1 淋巴细胞各亚群细胞比例的性别差异性 | 第39-40页 |
5.2.2 淋巴细胞各亚群脂筏GM1水平的性别差异性 | 第40-41页 |
5.3 讨论 | 第41页 |
5.4 小结 | 第41-42页 |
六、各淋巴细胞亚群及脂筏GM1水平的年龄差异性分析 | 第42-46页 |
6.1 对象与方法 | 第42-43页 |
6.1.1 研究对象 | 第42页 |
6.1.2 材料 | 第42-43页 |
6.1.3 方法 | 第43页 |
6.2 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6.2.1 淋巴细胞各亚群细胞比例的年龄差异性 | 第43-44页 |
6.2.2 淋巴细胞各亚群细胞脂筏GM1水平的年龄差异性 | 第44-45页 |
6.3 讨论 | 第45页 |
6.4 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2页 |
综述 衰老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 第52-6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