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1.1 疆夜蛾的发生与习性 | 第9页 |
1.1.2 疆夜蛾的危害现状及防控措施 | 第9-10页 |
1.1.3 疆夜蛾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 昆虫幼虫虫龄鉴定 | 第10-11页 |
1.3 昆虫的生殖行为 | 第11-13页 |
1.3.1 昆虫的羽化 | 第11页 |
1.3.2 昆虫的求偶与交配 | 第11-12页 |
1.3.3 昆虫产卵 | 第12页 |
1.3.4 鳞翅目昆虫生殖行为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4 昆虫种群生命表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4-15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6 本研究的特点与创新 | 第15-17页 |
第2章 疆夜蛾的形态特征及幼虫龄数鉴定 | 第17-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2.1.1 供试虫源 | 第17-18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8页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8-1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6页 |
2.2.1 疆夜蛾的形态特征 | 第19-20页 |
2.2.2 疆夜蛾幼虫发育历期 | 第20-21页 |
2.2.3 疆夜蛾幼虫行走方式 | 第21页 |
2.2.4 疆夜蛾幼虫头壳宽度划分龄数 | 第21-23页 |
2.2.5 疆夜蛾幼虫体长划分龄数 | 第23-25页 |
2.2.6 疆夜蛾幼虫腹足趾钩数划分龄数 | 第25-26页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26-29页 |
第3章 疆夜蛾生殖行为研究 | 第29-4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3.1.1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3.1.2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3.2.1 疆夜蛾化蛹行为及节律 | 第30-34页 |
3.2.2 疆夜蛾求偶行为及节律 | 第34-35页 |
3.2.3 疆夜蛾交配行为及节律 | 第35-37页 |
3.2.4 疆夜蛾产卵行为及节律 | 第37页 |
3.2.5 疆夜蛾成虫寿命 | 第37-39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39-43页 |
第4章 不同寄主植物对疆夜蛾实验种群的影响 | 第43-5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43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4.1.3 疆夜蛾生命表的组建 | 第44页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4.2.1 不同寄主植物上疆夜蛾的存活率及性比 | 第44-45页 |
4.2.2 疆夜蛾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各虫态发育历期 | 第45-47页 |
4.2.3 不同寄主植物对疆夜蛾蛹重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4 不同寄主植物对疆夜蛾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 | 第48-50页 |
4.2.5 不同寄主植物对疆夜蛾交配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6 疆夜蛾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 | 第51-52页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