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过程论文

部分回流下十字旋阀塔板效率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前言第9-11页
    1.1 课题背景第9页
    1.2 课题内容第9页
    1.3 课题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2.1 塔板上的流体力学第11-12页
        2.1.1 塔板压降第11页
        2.1.2 清液层高度第11-12页
        2.1.3 雾沫夹带第12页
        2.1.4 漏液第12页
    2.2 塔板上的传质第12-16页
        2.2.1 塔板效率表示方法第13-14页
        2.2.2 影响塔板传质的因素第14-16页
    2.3 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第16-19页
        2.3.1 气液接触状态第16-18页
        2.3.2 接触状态转变模型第18-19页
    2.4 浮阀塔板最新的进展第19-21页
        2.4.1 导向浮阀系列第19-20页
        2.4.2 船型浮阀系列第20页
        2.4.3 条形浮阀系列第20-21页
        2.4.4 3D浮阀塔板系列第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3章 塔板效率模型第23-29页
    3.1 全塔效率模型第23页
    3.2 点效率模型第23-28页
        3.2.1 Oldshaw微型试验塔数据估算第23-24页
        3.2.2 经验关联式第24-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实验部分第29-51页
    4.1 实验对象及物系第29-30页
    4.2 实验操作条件的选择第30-32页
        4.2.1 开孔率及十字旋阀塔板分布的设计选择第30-32页
        4.2.2 阀孔动能因子的选择第32页
        4.2.3 回流比和回流温度的选择第32页
        4.2.4 堰高的选择第32页
    4.3 实验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第32-35页
        4.3.1 分析设备及参数设定第32-33页
        4.3.2 色谱操作第33页
        4.3.3 色谱校正第33-35页
    4.4 实验设备及操作步骤第35-39页
        4.4.1 实验的前期准备第37-38页
        4.4.2 实验步骤第38-39页
    4.5 实验数据处理及方法第39-51页
        4.5.1 相平衡数据处理第39-42页
        4.5.2 板效率数据处理第42-44页
        4.5.3 环己烷-正庚烷混合性质的计算第44-46页
        4.5.4 阀孔动能因子的计算第46-51页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第51-71页
    5.1 塔板位置对塔板效率的影响第51-52页
    5.2 开孔率的影响第52-57页
    5.3 回流比的影响第57-59页
    5.4 与F1型浮阀塔板的比较第59-61页
    5.5 塔板效率模型第61-71页
        5.5.1 AIChE模型第61-64页
        5.5.2 Chen-Chuang模型第64-69页
        5.5.3 效率拟合关联式第69-71页
第6章 结论及建议第71-73页
    6.1 实验结论第71页
    6.2 实验建议第71-73页
        6.2.1 阀孔动能因子第72页
        6.2.2 塔板的温度序列第72页
        6.2.3 塔顶回流比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符号说明第77-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企关联、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一篇:企业战略调适与核心竞争力互动机理研究--以如意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