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温室气体通量格局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20页
    1.1 我国滨海湿地概况第14-16页
    1.2 我国滨海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箱式采样法发展概述第17-20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0-28页
    2.1 本研究的意义第20-24页
    2.2 本研究的内容第24-25页
    2.3 技术路线第25-27页
    2.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27页
    2.5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第27-28页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第28-38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8-29页
    3.2 研究方法第29-38页
        3.2.1 采样箱设计第29-31页
        3.2.2 气相色谱系统第31页
        3.2.3 样点布设及处理第31-32页
        3.2.4 气体样品的采集第32-33页
        3.2.5 气体样品检测方法第33-34页
        3.2.6 土壤样品的采集第34页
        3.2.7 环境因子以及植被特征的采集方法第34-35页
        3.2.8 数据质量保证第35-36页
        3.2.9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CO_2通量特征以及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第38-51页
    4.1 研究结果第38-45页
        4.1.1土壤性质以及植被指标特征第38-40页
        4.1.2 环境因子动态特征第40-41页
        4.1.3 CO_2通量格局特征第41-44页
        4.1.4 环境因子对CO_2通量的影响第44-45页
    4.2 结果讨论第45-49页
        4.2.1 环境因子对CO_2通量的影响第45-46页
        4.2.2 植被对CO_2通量的影响第46-47页
        4.2.3 互花米草累积土壤碳/氮的机制第47-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CH_4、N_2O通量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51-63页
    5.1 研究结果第51-57页
        5.1.1 CH_4通量格局特征第51-53页
        5.1.2 环境因子对CH_4通量的影响第53-54页
        5.1.3 植被对CH_4通量的影响第54页
        5.1.4 N_2O通量格局特征第54-56页
        5.1.5 环境因子对N_2O通量的影响第56-57页
        5.1.6 植被对N_2O通量的影响第57页
    5.2 结果讨论第57-61页
        5.2.1 环境因子对CH_4通量的影响第57-58页
        5.2.2 植被对CH_4通量的影响第58-59页
        5.2.3 环境因子对N_2O通量的影响第59-61页
        5.2.4 植被对N_2O通量的影响第61页
    5.3 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研究结果对比及植被/温室气体类型对CO_2e贡献第63-71页
    6.1 本研究与其他研究结果对比第63-68页
    6.2 植被/温室气体类型对CO_2e贡献第68-7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5页
    7.1 研究总结第71-72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72-75页
        7.2.1 研究不足第72-73页
        7.2.2 未来研究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7页
附录1 论文及专利发表情况第87-88页
附录2 参与课题与交流情况第88-89页
致谢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改善的社会工作实践报告
下一篇:情绪型赌博者的个案工作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