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9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6页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1.3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 | 第7-9页 |
第2章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概述 | 第9-16页 |
2.1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概念及内涵 | 第9-11页 |
2.2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起源及特征 | 第11-12页 |
2.3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性质及功能 | 第12-14页 |
2.4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制度价值 | 第14-16页 |
第3章 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法律现状 | 第16-22页 |
3.1 我国知识产权在惩罚性赔偿的立法现状 | 第16-21页 |
3.2 我国知识产权在惩罚性赔偿的司法现状 | 第21-22页 |
第4章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比较法研究 | 第22-29页 |
4.1 英美法系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 第22-25页 |
4.2 大陆法系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 第25-29页 |
第5章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依据 | 第29-32页 |
5.1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5.2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30-32页 |
第6章 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 | 第32-36页 |
6.1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成条件 | 第32-33页 |
6.2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标准 | 第33-34页 |
6.3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合理限制 | 第34-3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