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第二节 本论文的研究价值第12-13页
        一、规范地方立法权力第12页
        二、为地方立法的立、改、废提供依据第12页
        三、检验地方立法实效,提高地方立法效益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页
        一、研究思路第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页
    第四节 论文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13-15页
第二章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一般理论第15-22页
    第一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的概念第15-16页
    第二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的性质和特征第16-17页
        一、地方立法后评估的性质第16页
        二、地方立法后评估的特征第16-17页
    第三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一、成文法自身的局限性第18页
        二、法的实效理论第18-19页
        三、立法过程理论第19页
    第四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价值第19-22页
        一、检验地方立法实效,提高地方立法效益第19-20页
        二、实现科学立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第20页
        三、推进立法体制的不断改革第20页
        四、为地方立法的存、改、废提供依据第20-21页
        五、推进公民的广泛参与,促进立法民主化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的实践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第22-27页
    第一节 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的实践现状第22-25页
        一、法律方面第22-23页
        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方面第23页
        三、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实践状况第23-25页
    第二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一、评估主体相对单一第25页
        二、评估工作启动时间上的随意性第25页
        三、评估方法的科学性有待加强第25页
        四、评估标准不统一第25-26页
        五、立法后评估的制度化不完善第26页
        六、地方立法后评估理论基础依然薄弱第26-27页
第四章 地方立法后评估的实证研究第27-32页
    第一节 广州市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报告第27-30页
        一、基本做法和总体评价第27-28页
        二、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第28-30页
    第二节 《杭州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研究报告的个案分析第30-32页
        一、基本做法和整体评价第30-32页
第五章 地方立法后评估的国外借鉴第32-40页
    第一节 英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历史沿革第34-37页
        一、英国立法后评估主体第35页
        二、实施时间的长短是英国评估对象选择的重要依据第35-36页
        三、英国“磋商-审查-分析”的评估程序第36页
        四、英国立法后评估的评价第36-37页
    第二节 日本的立法后评估沿革第37-40页
        一、制度介绍第37-38页
        二、制度评价及借鉴第38-40页
第六章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完善第40-49页
    第一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的原则第40-41页
        一、客观性原则第40页
        二、科学性原则第40-41页
        三、民主性原则第41页
        四、实效性原则第41页
        五、全面性原则第41页
    第二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的主体第41-42页
    第三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的对象第42-43页
    第四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的指标第43-45页
        一、设立评估指标应当考虑的因素第43-44页
        二、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第44-45页
    第五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的方法第45-47页
        一、社会学评估方法第45-46页
        二、经济学评估方法第46-47页
    第六节 地方立法后评估的程序第47-49页
        一、评估的前期准备第47页
        二、评估的操作过程第47页
        三、评估的最终结论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件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利联盟中的技术创新与权利限制
下一篇:对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林丹、李宗伟后场进攻技术的对比研究